首頁>汽車>

16年一瞬,FIT自從2004年首次引入國內,迄今已走過16年時間,從第一代車型開始,FIT在國內就不乏擁躉,小巧、實用、操控好、高顏值、多變空間,FIT能夠成為A0級市場的常青樹,其身上的這些優點功不可沒。

講真,在很多人眼裡,第三代FIT的輝煌並未結束,而昨天全面煥新的第四代FIT已經宣告正式上市,8.18-10.88萬的售價、全新的設計、魔術座椅的迴歸,以及本田最新技術的搭載,都是第四代FIT所擁有的全新優勢,至此A0級市場“潮酷小精靈”、“平民超跑”的接力棒,也正式交到了

第四代FIT的手中。

3+N=4

看到小標,可能有人會好奇,3+1=4就已經成立了,3+N=4是什麼鬼?這裡其實與單純的數字並無太大關係,具體含義其實是第四代FIT相比第三代FIT有N個提升。

首先是顏值,第三代FIT在設計上從頭到尾有一種完全運動化的感覺,除了車身整體的輪廓以外,那種細節上的可愛靈動有所缺失。而我們從第四代FIT的設計上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那種延續自1、2代FIT的細節上的可愛又回來了,萌萌的大燈、尾燈,更飽滿的整體輪廓、雙色車身的搭配,以及內飾中的各種可愛元素的加入,讓第四代FIT不僅延續了第三代車型的動感,同時還將本就屬於FIT的那種靈動感也找了回來。

再者是衍生車型的加入,FIT這次推出的CROSSTAR車型,其實不止是我們眼中的一個跨界版本而已,它其實代表了另一種有車生活的態度,不拘泥於城市生活而嚮往與自然親密接觸,更高的離地間隙、車頂行李架的存在,為出遊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最後則是整體實力的提升,在我看來,我小標中的N,更多來源於第四代FIT的整體提升,坐入第四代FIT車內便能感受到駕駛視野極為寬闊,這種視野上的舒適性提升,在乘用車這一領域,FIT可謂做到了極致;而同樣在舒適性層面,第四代FIT的座椅用上了Honda首發的體感舒適座椅,昨天我在成都區域釋出會現場的實車中感受之後,發現其乘坐舒適度的確值得稱讚。

在舒適之外,第四代FIT在配置上也做了進一步的提升,全系搭載7英寸全綵色TFT液晶屏,並標配一鍵啟動、大燈延時關閉功能,部分派生還搭載有自動遠近光、自動大燈等功能,CROSSTAR潮越Max系列更獨享8英寸中控大屏。與此同時,功能十分強大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也首次出現在FIT身上(兩款頂配車型具有搭載),為駕駛者帶去更輕鬆便捷的駕駛感受。

從不妥協的駕駛感

FIT在國內有著超高的人氣,“平民超跑”的美譽足以說明一切,但要被稱為“平民超跑”,自身沒點硬實力還是不可能實現的。FIT之所以能夠得到那麼多改裝、賽道愛好者的喜愛,與其操控基礎和動力基礎的高起點密不可分。而在第四代FIT上,這一起點又再次得到了提升。

第四代FIT搭載全面進化的“地球夢科技”1.5L直噴DOHC i-VTEC發動機,最高功率達96kW,最大扭矩達155N·m,而最低綜合工況油耗僅5.2L,其動力在M-CVT變速箱的梳理下,能夠實現線性且強勁的動力輸出,使第四代FIT擁有碾壓同級的加速效能。與此同時,第四代FIT在行駛效能層面也進行了優化,通過油門全開加速時的升檔控制和Honda獨有的G-Design Shift控制技術,實現線性的加速感受,而“降擋補油”技術的加入,讓駕駛愛好者們又多了一個選擇第四代FIT的理由。

對於FIT來說,小巧靈活一直是它的代名詞,要做到小巧靈活,在動力層面之外,底盤以及車身剛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四代FIT在前後懸掛都採用了低摩擦技術來降低震動帶來的影響,增加行駛穩定性,而全新打造車白車身,擁有18%的高強度鋼的使用率,其車身剛性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其靈活的操控表現增添了更多籌碼。

寫在最後

第四代FIT的上市,對FIT的擁躉來說無疑是一則好訊息,昨天成都上市會現場的新車鑰匙交付環節,就有兩位第二代FIT的老車主,由此可見老車主們對FIT這款車型的認可。其實第四代FIT上市後,嚴格來說A0級市場已經沒有直接對手與FIT競爭,以FIT的口碑,外加這次換代的提升來看,我們很有可能會看到第四代FIT在這個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紅旗S9”量產實錘,售價超千萬,百公里加速僅需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