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王興曾經說過,如果美團和滴滴打起來,不是一場戰役,而是戰爭!程維也霸氣迴應道:爾要戰,便戰!2017年初,美團的一個舉動打破了滴滴和美團一直相安無事的局面。

以團購起家,而後又把外賣等業務做大做強的美團,突然在2017年的春天,在南京上線了網約車業務。本以為只是試水,誰曾想這把火越燒越猛,直接燒到了滴滴家門口。隨後美團將網約車業務又擴充套件到了北京、成都、上海等七個城市。不知道是為了反擊,還是早有預謀,只是晚了美團一步,滴滴一伸手,直接伸到了美團腹地,幹起了外賣。當時滴滴官方就表示,4月在無錫上市之後,在短短9天內就成了無錫第一的外賣平臺。滴滴和美團鬧得不可開交,其他一些網約車玩家也齊齊發力,推出各種補貼吸引使用者,都想摘下網約車的果實。於是鷸蚌相爭,使用者坐收了漁翁之利。

從網約車到外賣,再到共享業務,美團和滴滴互掐了近十個月,而這一次,滴滴徹底膨脹了,眼裡不再只是美團一個對手!據悉,滴滴已經成立了貨運公司,從此不只拉人,貨物也給安排上了。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滴滴在不少地方上線了跑腿服務,更像是為這次的貨運公司埋下伏筆,滴滴的種種行為,向外界透露著一個訊息,從此物流行業也有我滴滴的一杯羹!上線跑腿服務,成立貨運公司,或許是權宜之計,但滴滴顯然急了!

最近美團因為持續上漲的佣金問題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而在滴滴正式引戰,我們不難發現,在某種意義上,他倆其實也是一路人。自滴滴順風車取締重新上線,在順風車停擺的這一年裡,網約車市場風起雲湧,但滴滴仍然是這個市場裡的老大。去年,由於滴滴要求各地滴滴的租賃公司停止租賃融資,只能做經營性租賃,一場浩大的退車潮就此發生。成敏(化名)是退車潮中的一員,在深圳當了一年的全職滴滴司機。“收入從9月開始下降,尤其是10月,之前毎天工作10-12小時,每天平均能達到450元到550元,現在出車時間和原來一樣,但(每天)收入只有300元左右。”成敏算了一筆賬,這收入還要扣除每個月需要交納的租車費用5000元(平均每天170左右),每天所需的充電費用60元(新能源電動汽車),“每個月算下來能掙三千塊錢不到。”和成敏有類似經歷的司機不在少數,他們選擇退租的原因多是因為單量下滑,收入減少。

而對於滴滴網約車抽成25%,滴滴網約車執行Quattroporte陳熙迴應稱滴滴平臺上費率高於25%的訂單和低於15%的訂單各佔20%。其中費率較高的訂單雖然佔比不高,但比較容易被傳播,使大家形成了一個印象,以為平臺每單(或者平均)費率都是25%。同時,陳熙還對外界哭訴入不敷出。這與美團針對佣金問題稱自美團外賣誕生以來持續虧損五年,且佣金資料不屬實的回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2020款BMWX5 xDrive40i M運動套裝特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