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2017年上海車展上,保時捷高管集體圍觀眾泰的新聞至今令人難以忘記。雖然中國品牌在發展初期甚至現在依然會借鑑部分國際大牌車企的設計,但是像眾泰這樣徹底套殼的仍然是少數,更別提能夠在一次國際車展上引來本尊的圍觀,也算眾泰的“本事”。

細細想來,對於不同車型,善於借鑑、效仿的模板似乎有著固定範圍。例如SUV都喜歡模仿保時捷的外形,林肯的貫穿式尾燈,還有路華的懸浮式車頂;轎車則偏向於模仿賓士的按鍵和空調出風口,奧迪的中控臺和擋杆,以及BMW的方向盤和旋鈕;MPV則一律向豐田alphard看齊,從中網到懸浮式車頂,幾乎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但是這些僅憑模仿存在的產品,真能賣好嗎?

都是“明星效應”惹的禍

上層人士所使用的一切高階商品,在他們眼裡或許只是日常生活而已。除了部分廣告投放之外,高階商品的品牌力和產品力都是上層人士爭相選擇的原因。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因為沒有相應的支付能力,所以這些超綱的物件都被會視為上層人士的象徵。

也就是說,無論你的家底是否比照上層人士,只要擁有一件同款商品,其自信心都會得到越級的滿足。倘若得不到一模一樣的,那麼一件足夠接近的代替品,同樣可以滿足相當一部分使用者的虛榮心。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

所以在路華Evoque、保時捷Macan成為國內上層人士的熱門之選後,陸風X7和眾泰SR9便憑藉極其相似的外觀,成了Evoque和Macan的替代品,並且深受中低端市場消費者的喜愛,甚至在國內SUV市場爆發期一度超過部分合資車的銷量。

在他們看來,這些替代品不僅有與本尊高度相似的外形,而且價格又非常接地氣。所以在不少人看來,選擇購買此類汽車或者商品,甚至會產生一種”優越心理“,那就是:我花10萬和你花100萬買到的東西“一樣”,你說你是不是傻?

當然這裡的“一樣”,只是外形的上的類似而已,可僅僅是一點雷同,在這些使用者眼裡,那就已經是羅玉鳳當范冰冰使了。

此前,路華因為陸風赤裸裸的抄襲提起上訴,不曾想卻以路華失敗告終。最終在連續三年的艱難維權後,路華終於在2019年3月勝訴,陸風X7也終於被判抄襲。現在,隨著消費者版權意識加重並且對汽車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憑藉抄襲紅極一時的山寨車也逐漸消失。

可見,抄襲一時紅,一直抄襲並不能一直紅。

不是所有MPV都叫alphard

現在MPV市場仍存在赤裸裸的抄襲和拐彎抹角的借鑑,但是相比轎車、SUV的眾多模仿物件,MPV的被抄襲物件最終都落在了豐田alphard身上。

仔細觀察主流MPV車型,你會發現其設計思路基本上就是SUV的車頭配上MPV的車身以及轎車的底盤高度。如果說MPV能有多少不同種類的設計思路,應該和SUV如出一轍才對。但是看過傳祺GM8、MAXUS G50、瑞風M6以及道達V8你會發現,這些車和自家SUV的設計風格並沒有太大關係,反而更像豐田alphard。

要說alphard的設計,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在傳統MPV領域中,還是頭一次見這種方頭方腦的設計風格。即便是豐田系的中高階MPV中,像是塞納、PREVIA,或者克萊斯勒的大捷龍,也都是比較常規的設計風格,甚至福斯Multivan也還有一絲圓潤包含其中。像豐田alphard這種“一刀切”式的前臉設計,初次見到難免覺得怪異,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福斯居然看習慣了,緊接著眾多效仿者就已經在“學習”的路上了。

但作為一臺MPV,你可以擁有alphard的外觀,卻做不到與alphard相同的產品力。原本alphard只是一款普通的進口MPV,在香港街頭甚至可以看到不少私人用車以及改裝車。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地一線明星將其用作保姆車,alphard就成了一種標誌。

可是“明星效應”當下MPV市場行得通嗎?答案是否定的。在MPV市場大幅跌落的今天,只有五菱宏光、別克GL8和本田ODYSSEY等車型依然大受歡迎,其餘MPV車型都可以說在苦苦掙扎,而那些僅僅是外觀像alphard的MPV,也沒能獲得與alphard一樣大受歡迎的命。

所謂“沒有明星的命,卻得了明星的病”,無論外界對alphard的設計評價褒貶不一,可豐田的品牌力和alphard出色的私密性、舒適性和豪華氛圍都讓alphard在高階MPV市場有著絕對領導地位。即便是凌志推出4座高階MPV LM,也不見得會比alphard更受歡迎。

抄襲贏不來長遠利益

明知抄襲不對,但車企還是會刻意將產品設計向這些熱門車型上靠攏,就是看中了“明星效應”造成的部分消費者虛榮的心理需求。所以為了滿足使用者需求,獲得更可觀的利潤收入,部分汽車製造商就會選擇毫不猶豫向熱門車型靠攏,只是有些還會稍作修改,有些則原樣照搬。

遺憾的是,在國內,最值錢的是創意,最廉價的也是創意。大多被模仿的車企似乎已經放棄了無意義掙扎,全憑社會自覺和使用者淘汰。只是使用者需求就像生態平衡一樣,有高階就會有低階,有低調也會有炫耀,所以車企所生產的汽車產品,自然也是有原創也有抄襲。

樂觀的看,被抄襲可視為一種榮耀,若不是處於同級別頂端,便也不會引來他人爭相效仿。中立的看,無論他人多麼優秀,我們該做的仍然是提高自己,而非一味的抄襲模仿,這樣的捷徑永遠不會獲得長遠利益。悲觀的看,馮小剛導演說過一句話:“因為有爛觀眾才會有爛片。”這是社會永遠無法消除的現實面,如果找不到解決辦法,我們也只有接受。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起亞KX3傲跑自動舒適版,網友:這價格和配置,能比中國產強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