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在資本市場獲利,回報率只是一個符號,而構成這個符號的不只是智慧和實力,更重要的是勇氣和信心。

今天,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專案集中(雲)簽約儀式在合肥成功舉行,蔚來獲投資額超100億元。而近日,“吉利3億美金入股蔚來,並且雙方有可能展開深度合作,吉利為蔚來代工”的訊息同樣傳的沸沸揚揚。

不過,面對這個傳聞,雙方均表示不予置評。吉利表示:“不知此事,不對市場傳言做評論。”另一邊,蔚來表示:“此類市場傳聞我們不做評價,請以公告為準。”不過,就在昨日,吉利汽車副Quattroporte楊學良對一則評論“吉利不太可能入股蔚來”的微博發了“贊”的表情,難道這是官方否認了?

當然不是了。但如此模稜兩可的迴應也側面反映出這則訊息並非空穴來風。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8日傳言流出後,蔚來汽車在隨後的兩天裡股價分別大漲7.37%和4.41%,最高漲至4.26美元。不過之後有所回落,截止到發稿,未來股價跌至3.88美元,市值40.84億美元。

有媒體表示,吉利和蔚來的合作對於雙方而言是件好事,如若能夠順利合作,那就是中國自主品牌領軍人物和中國造車新勢力頭號玩家強強聯手,可謂“門當戶對”。

為何選擇蔚來?

去年年初,吉利曾想收購英國超跑汽車品牌Aston Martin,但不同於2010年收購富豪之時,吉利當時並沒有過多的籌碼,李書福也希望中國汽車能夠跑遍全世界,因此收購富豪不僅僅買到了品牌,更多是希望的富豪一萬多的專利和完整的研發體系、安全實驗中心等等。之後的2017年,李書福再次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和超跑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2018年,吉利再次拿出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並共同開發下一代Smart。

這一路併購,讓吉利在中高階市場都有了自己的品牌,手裡的籌碼自然也就多了起來。所以當Aston Martin陷入持續虧損的經營困難,一直在於潛在投資者談判之時,吉利看到了希望。但李書福為了圓夢,不只是當一個安心的投資者,而是要對其進行根本性改造,這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蔚來雖然不能和Aston Martin相媲美,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各種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出,再加上國家對於新能源車的各種政策上的鼓勵,李書福的態度似乎也有所轉變。曾經一度不看好網際網路造車的它,也在2019年的上海車展上,造訪理想汽車展臺,並向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豎起了大拇指。當天,吉利汽車副Quattroporte也在微博上分享了這一幕的照片。這也被視為李書福對網際網路造車態度的轉折點,在那之後,李書福開始與李斌洽談。

為什麼是吉利?

其實在吉利與蔚來的傳言流傳前,集團在1月16日曾釋出澄清公告:“集團計劃入股投資蔚來汽車10億美元”的媒體報道不實,目前雙方就蔚來的融資計劃有所探討,但仍處於早期階段,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雖然的迴應與吉利有所不同,但是這樣的傳言都讓蔚來的股價大幅提升。截止到公告發布當天,蔚來汽車收盤股價大漲14%,市值反彈至45億美元。

可以看出,傳言對於市場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但為什麼偏偏是吉利再一次與蔚來傳出緋聞。

我們都知道,中國車企大多為國資控股,包括集團,向來投資風格穩健,而面對未來這樣的新興造車勢力,風險是巨大的,而且受疫情影響,車市本來就不景氣,這時的國資車企斷不會貿然出手。

吉利的另一個對手長城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長城和蔚來都是從SUV車型起步,思路算是志同道合。不過,魏建軍一直專注於打造自有品牌,雖然在海外多次出手合作建造或直接收購工廠,也與BMW合資光束汽車,但並非像吉利一樣到處“買”。

投資蔚來,有未來麼?

從吉利的角度講,3億美元入股蔚來和2億英鎊入股Aston Martin相比,資金更少,根本不會對吉利構成任何壓力。而且,蔚來汽車處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中上游,和吉利旗下的純電動品牌,下游的幾何汽車、與富豪聯手打造的高階電動車品牌Polestar(極星)剛好可以形成互補。並且,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投資蔚來能夠增強純電動汽車市場的話語權。

不過,3億美元雖然對於吉利來說不算困難,但是這樣一筆錢對於李斌來說就夠用麼?據蔚來2019年Q3財報顯示,營業成本、研發費用與銷售管理費用合計為42.45億人民幣,平攤到月度成本約14億元。當季,蔚來營收僅為18.4億元,近25億元的鉅額虧損是沉重的資金鍊壓力。反觀已經17歲的特斯拉,在2019年的Q3,特斯拉整車銷售毛利率可達21.8%,蔚來為-6.8%,6歲的蔚來還是略顯稚嫩。而現在,特斯拉已經到了“家門口”,自誕生便把特斯拉視為競爭對手的蔚來,急需一個可靠的投資者能夠與特斯拉抗衡。

除了資金問題以外,公司控制權問題也是吉利考慮的因素。蔚來目前採用少見的ABC三層股權結構。A級股票每股投票權為1票,B級股票每股投票權為4票,C級股票每股投票權為8票。當前,有且只有大股東李斌持有C級股,持有1.51萬股,持股比例為14.4%,投票權為48%;二股東騰訊持有B級股,投票權為21.6%。

高瓴資本清倉退出之後,儘管吉利僅入股3億美金,它也會成為繼李斌和騰訊之後的第三大股東,不排除財大氣粗的吉利未來完全收購蔚來汽車,這樣吉利也可以利用蔚來與特斯拉正面PK。

綜合考慮下來,吉利本身在技術和銷量上都有不小的優勢,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到底能不能換來同等的價值。

蔚來真的需要吉利麼?

細數蔚來的融資歷史,可以說是一部血淚史。

與的合作失敗讓李斌繼續失血,那今日完成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專案集中(雲)簽約儀式,李斌似乎可以留下激動的眼淚了。這次簽約儀式,不僅敲定了江淮蔚來ES6量產專案開始啟動,也讓蔚來中國總部最終落戶合肥,投資額超100億元。這也意味著之前亦莊國投與蔚來的合作可能已經告吹。

高興之餘,李斌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是否需要吉利,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李斌的一廂情願。不過,不管能夠成功合作,李斌的蔚來汽車還是在美國上市,在四個月時間內股價大漲319%。未來幾年,汽車市場的走向誰也無法預測,銷量負增長到底會持續多久,不論是吉利這樣的傳統車企,還是蔚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市場壓力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蔚來並不希望錯失融資的機會,而吉利入股蔚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到底是李斌會妥協,還是李書福更有膽量,答案交給時間吧。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吉利汽車融入全新設計語言,極星Precept概念車迎來全球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