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2018年汽車市場迎來寒冬,28年來銷量首度下滑,2019寒冬依舊,全年銷售累計新車2576.9萬輛,同比下滑8.2%,降幅相比2018年擴大了5.4個百分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少車企受到波及,銷量不盡人意,但也有個別車企表現搶眼。

編輯

比如說吉利,2019年總銷量達217.8萬輛,增長了1.23%,連續第三年拿下車企銷冠,是當之無愧的自主品牌一哥。除了逆勢上行,吉利最近又有新動作。去年年底,2020輛“吉利ICON銀河限量版”在廣州車展亮相,從首發預售到搶購一空只僅用了15分17秒!

編輯

新車到底有何魔力?近日,ICON正式上市,共為消費者提供了4款車型,售價11.58~12.88萬,客觀來講這樣的售價很有誠意,畢竟同樣定位高階緊湊SUV的星途LX也需要12.59萬起,傳祺GS4自動版車型最低則需要11.38萬,更何況ICON有強大的產品力做背書。

高度還原概念車,ICON果真是時代標誌?

如何形容概念車和量產車之間的關係?筆者認為類似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多數車企推出的概念車驚豔炫酷,但受到成本甚至是技術影響,實際量產後往往差之千里,而吉利ICON能夠大受歡迎,一方面就是因為它高度還原了概念車,還原度高達90%。

編輯

ICON整體造型極具未來感,車身以平直線條居多,硬朗大氣。新車前臉採用吉利經典的“回”字形設計,就是這樣一個設計,難度很高,設計之初,工程師們就發現由於進氣格柵面積較小,會影響發動機散熱效能,為此他們絞盡腦汁,最終找到了既不破壞原有設計又不影響散熱的辦法,可見,量產車想要高度還原概念車並不容易。

編輯

10.25英寸雙屏設計,全系標配“N95口罩”

除了酷似概念車的外觀,ICON內飾同樣驚豔,車內應用了不少方形設計元素,採用大量高階皮料、鍍鉻裝飾,營造出一種高階感。同時新車還採用由10.25英寸儀表盤和中控屏共同組成的雙屏設計語言,搭配少量的物理按鍵,極具科技感。

編輯

兩塊液晶大屏集成了吉利最新的GKUI 19智慧網聯絡統,可以實現雙屏互動,同時顯示駕駛輔助資訊、導航、娛樂等,並支援三指飛屏等功能。除此之外新車還配備了L2+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帶行人識別的AEP-B城市預碰撞、SLIF交通限速標識智慧識別、BSD盲點監測、IHBC智慧遠光燈控制等多種功能。除此之外由360°全景影像+180°底盤透視組成的540°全景影像科技也是新車的一大亮點,這在同級甚至合資車型中都是沒有的。

編輯

在中控屏下方,可以看到“∞”無窮符號狀的空調出風口,除了這種創意的外觀設計,更重要的是全系標配的“N95口罩”級車載空調濾芯,同時具備車內病毒隔離與防範功能的IAPS智慧空氣進化系統,與特斯拉生化模式相似,但效果甚至更好。

編輯

1.5T+48V輕混,效能、油耗可兼得

ICON為消費者提供了1.5T和1.5T+48V輕混系統兩種動力選擇,均匹配7擋溼式雙離合變速器。其中1.5T發動機採用缸內直噴技術,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55N·m,而48V BSG電機可以帶來10kW的額外功率與45N·m的額外扭矩,同時彌補低轉速下渦輪遲滯的問題,帶來更好的駕乘體驗。

編輯

這套駕駛系統為吉利ICON帶來了7.9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百公里油耗控制在5.7L左右,而同為1.5T車型的哈弗H6動力引數明顯稍差,油耗也更高,在6.8L/100km左右,相比之下宋Pro成績也不盡人意,百公里加速在10s以上,油耗也更高。因此在筆者看來,如果經濟預算充足,大可以選擇1.5T+48V輕混系統車型,無論是效能還是經濟性明顯更好。

編輯

好車來自好架構,BMA為ICON提供好底子

為什麼ICON能在廣州車展一炮而紅?原因在於其強大的產品力,而這種產品力正是因為BMA架構提供的好底子。比起吉利CMA架構,BMA架構名氣稍小,是吉利歷時4年完全由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匠心之作。

編輯

BMA架構首款車型其實並非ICON,而是2018年上市的繽越,上市至今已累計銷售新車13萬輛,月均銷量破萬,BMA架構功不可沒。事實上,還可以發現,雖然繽越和ICON同屬BMA架構,但兩車設計大相徑庭,跟福斯套娃式設計完全不同,這讓我們看到了BMA架構的無限可能和先進性。

編輯

寫在最後:

ICON翻譯為中文的意思是標誌、符號,新車的確也沒有辱沒它的名字,它既是吉利取得新的進步,滿足全球化標準的符號,也是中國汽車工業進步的符號,而對於消費者來講,又多了一個新的高性價比車型可供選擇,同樣的價位,在合資車型只能選擇配置較少、空間較小的小型SUV車型,在同級車型中同樣難覓對手,這樣一款車,值得粉!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DS 9正式釋出,法式豪華即將「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