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如果真有上帝之眼,我希望它能在危險來臨之前給我一些指示。這是編輯剛買車時,對車輛功能最大的請求,因為技術太菜,上路不敢變道,即使鼓起勇氣要變道,還是得扭頭回看一下車輛B柱側面有沒有車,這種人肉式的盲區檢測,不僅非常危險,而且常常扭到脖子痠痛。

現在就有很大不同了,隨著ADAS普及,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就能很好的解決類似問題,其中BSD盲區檢測,就是專門為消滅駕駛盲區開發的。

而且不瞞各位客官,在眾多ADAS功能中,剛開始我最討厭的就是BSD,有事沒事後視鏡上的小黃燈就閃閃爍爍,不厭其煩。

但隨著時間推移,BSD終於熬成了最讓我喜歡的功能,尤其是在夜晚、下大雨、大霧、風沙等惡劣天氣時,後視鏡上的小黃燈一閃,心裡都踏實。

所以,今天編輯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盲區檢測:

按照2019年1月4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其官網釋出了《道路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術語及定義》的徵求意見稿。中規定:

盲區監測 blind spot detection(BSD):實時監測駕駛員視野盲區,並在其盲區內出現其它道路使用者時發出提示或警告資訊。

在目前量產車型上的盲區檢測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兩種,SBSD和STBSD。

其中SBSD(side blind spot detection)簡稱側面盲區監測:實時監測駕駛員視野的側/後方盲區,並在其盲區內出現其它道路使用者時發出提示或警告資訊。

STBSD(steering blind spot detection)轉向盲區監測:在車輛轉向過程中,實時監測駕駛員轉向盲區,並在其盲區內出現其它道路使用者時發出警告資訊。

所以,盲區檢測主要是應用於公路上,對車輛側面或B柱後8m(不同車輛檢測距離也不一樣)範圍內車輛,或者接近車輛進行預警。

注意:BSD盲區檢測不包括其它盲區,例如:“引擎蓋前方蹲著的小孩、A柱側面的電瓶車、倒車時車輛尾部的小朋友或者其他障礙物等等。”

在低速需要判斷車身近距離盲區時最好還是選擇360°環視。

那麼BSD盲區監測系統是如何實現自動監控的呢?

和其它預警類功能一樣,BSD也需要經過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個部分。

感知:是在汽車尾部兩側分別安裝一個毫米波雷達感測器(24GHz或77GHz毫米波雷達),實時監測車輛側面車道的車輛。

決策:電子控制單元對採集到的速度、運動方向等資訊,通過系統演算法,排除固定物體和遠離的物體後,向預警模組傳送指令。

執行:預警模組接收到指令後,發出預警,提醒駕駛員此刻不能變道。

預警模組一般為後視鏡點亮提示或者方向盤振動提醒等。

當有車輛出現在視野盲區的時候,後視鏡上(或者後視鏡內側)的提示燈便會亮起,有些車型還伴隨著警報音,用來提醒車主。

一些車型還會在駕駛者不顧盲點區域有車輛存在而想變換車道(通過打轉向燈)時向其提供附加的觸覺警告,亦即振動其座椅、勒緊安全帶等等。

儘管每個汽車生產商用於警告駕駛者的設計方案各不相同,但外後視鏡近旁的指示器是必須有的。

最後需要知道的是BSD盲區檢測在低速時並不工作,一般車輛是10Km/h以上才正式啟用,不同車輛的速度範圍都有所不同,客官們可以看車主手冊上的說明。

那BSD相比人肉盲區檢測有那些優勢和缺點呢?

優勢:人眼是依靠光學原理,而BSD主要是依靠毫米波雷達,雷達相比人眼,在大雨、大霧、夜間光線昏暗等等場景下,它都能更準確的判斷接近的車輛;

但BSD也有一些缺點,比如當車輛穿越隧道時,系統會將隧道牆壁誤認為是其它車輛,出現誤報警,這時候就需要駕駛員再次確認,有些麻煩。

其次,按照預警邏輯,當本車主動超車或其它車輛超車進入本車盲區時,系統會立刻警示,直到車輛駛離本車盲區。

但當後方超越車輛在太短時間內通過盲點檢測區域(例如小於1S),系統就不會有警示資訊。

綜合起來:BSD盲區監測對駕駛確實有很大幫助,在某些場景的預警準確度比駕駛員更準確,但BSD僅僅只是一個輔助功能,不承擔責任、不保證100%可靠,給你的僅僅是一個參考,是一個意見。它在誤識別或者不識別情況下,例如:“側方車輛速度太快通過盲區,BSD不能起到有效的預警作用。”都不能預警。(來自 高工車評)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相比二手路虎發現4,為什麼全新路虎發現5更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