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麻將玩法:

1、洗牌:把麻將牌全反扣過來(圖案朝下),四位玩家一起雙手搓動牌,使牌均勻而無序地運動,稱為“洗牌”(這個動作有地方稱之為搓),所以也有地方稱其為搓麻將,也就是玩麻將的意思。

2、碼牌:將麻將牌洗均勻之後,每人碼36張牌,兩張牌上下摞在一起為一墩,各自為18墩,並碼成牌牆擺在自己門前,四人牌牆左右相接成正方形。因其外形很像古代長城,故也有人戲稱玩麻將為“砌長城”。

小訣竅:很多人自我感覺碼牌太慢,一開始會一個個地點牌。其實只要左手捏三張牌,右手捏三張牌,中間留三張牌,就是九張牌,再在上面摞齊牌,碼兩排即可完成自己應該碼的牌了。

3、開牌:麻將中如有風向骰子,可以先定位一下誰先擲骰子,擲到誰,誰就坐莊,繼續莊家擲兩顆骰子,其總和所得的點數就是開牌的基數。以莊家為第一位,按逆時針方向順序點數,數到點數的位置為開牌的牌牆。

然後從右向左依次數到與點數相同的那一墩,再由莊家開始抓下兩墩牌(四張),下一家再按順時針方向順序抓牌,直到每個人抓3次共12張牌,再由莊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層兩張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張。莊家共有14張牌(先出牌),其他人各有13張牌。

4、行牌:行牌即是打牌進行的過程。由莊家打出第一張牌開始,此過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開槓(明槓、暗槓)、補牌,直至和牌或者荒牌(沒人輸贏)。

5、碰牌:如果手中有兩張或者三張,有人出和此一樣的牌,不論哪個座位都可以碰牌,口中要叫一聲“碰”,以提示其他人自己需要碰牌(行牌就要中斷)。如果是碰四張牌,還可以在牌尾去摸一張牌(這叫槓牌)。下一位就從碰牌者繼續摸牌、出牌。

6、吃牌:上家出牌,下家可以吃牌(如果其他人有碰此牌,下家就不能吃此牌了),而不去摸牌,此時要將所吃的牌橫過來指向上家,以示區別,因為有些地方會對喂(包括碰牌)三次牌的上家進行懲罰,如果下家贏了,上家就要支付籌碼。

7、理牌:摸好牌後之後,需要理牌、審牌: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補花:如手中有花牌,可以補花,即從牌牆的尾端取一張牌。若補回來的還是花牌,則可以再補。最後,不要忘了出牌。無論什麼緣故,多牌還是少牌,那麼這位玩家就沒有再贏牌的機會了,俗稱“做相公”,只能繼續陪其他三家玩。

8、風向牌:在一些麻將的遊戲規定中,三個風向牌相當於一個花(增加積分),如果碰有四個風向牌(一樣的牌面)明牌,相當於兩個花的積分,如果自摸四個風向牌(俗稱暗槓),則積分還可以增加,(還可以在牌牆的末尾再摸一張牌)。

9、清一色:如果牌面都是一色(筒、索、字)的組合,這種牌就叫清一色。積分可以翻兩番。比如,手中有1112345678999萬字牌(俗稱九蓮寶燈),這就算是清一色,仔細查看,只要有1~9中任意一張牌就能贏牌(和牌的幾率最高)。

10、混一色:相對於清一色,如果手中還有風向牌,這就叫混一色牌,如果和牌積分可以翻一番(視各地的約定)。所以,如果不是經常在一起玩牌的牌友,可以在玩牌前諮詢清楚規定,以免出錯。如果是三張一樣的,兩張一樣的,稱其為碰和(贏牌),積分也會翻番。

11、聽牌:當手中的十三張牌都湊成了有用的牌,只需再加上第十四張便可和牌,此狀態稱為聽牌的階段。如果三組牌經過吃牌、碰牌都已經亮相了,那麼還剩最後一張牌(未亮牌),俗稱“大吊車”。如果贏牌,積分就會翻一番。

麻將一類的娛樂消遣遊戲,合理利用則利國利民,過度消遣則家財破散。工作累了、心情不好的時候,找幾個麻將友一起打打麻將,消磨一下時光,轉移不好的事件注意力,揮發一下那些不好的情緒,這樣無傷大雅、其實蠻好的!

休閒娛樂可以,大家可千萬別去和錢財掛上勾哦!

如果是休閒娛樂的話,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籍,裡面詳細的介紹了麻將的玩法,以及一些由簡單到高深的技巧,給大家娛樂參考!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何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分享三大方法,幫到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