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中國青年報社對2013名小學生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8.3%的家長能在假期裡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

經過漫長的暑假,許多家長和孩子已經開始“相看兩生厭煩”。終於等到“神獸歸籠”,家長的心情表現得有些明顯。

家長蹦蹦跳跳去送孩子去幼兒園,絲毫沒有停留的意思

每年開園時,會有兩種狀態的家長。新生家長戀戀不捨地把孩子送去後,會扒著學校的門或者窗戶觀察孩子,擔心孩子一直哭著找自己。

而“老生”的家長與之相反,送孩子進去時蹦蹦跳跳地很開心,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後,絲毫沒有停留的意思就轉身快速離開了。

廣西玉林一所幼兒園裡,一位男家長扛著孩子一路小跑進來,把孩子安全送到後,給老師鞠一躬又一路小跑離開。

另一名家長一手牽娃一手拎行李,進了幼兒園後更是把行李直接一扔,把孩子輕輕“甩”出去,頭也不回地跑開了。

沒有娃的人可能覺得這些家長不愛孩子,因為擺拍就這樣做太過分了。有娃的人才懂這種心情,更像是家長和孩子間的玩笑而已。

家長怎麼會不想孩子呢?只不過大部分家長都有工作在身,而且孩子在家裡時比在幼兒園和學校淘氣,所以才會盼著孩子開學。

神獸歸籠樂壞家長,為啥孩子在學校表現比在家裡好?

孩子在幼兒園時能忍住不跑來跑去,自己吃飯很痛快,且適應了之後不會經常大哭大鬧,而放假在家裡時調皮搗蛋,變成另外一個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校有嚴格的學習和休息時間

孩子在家比較自由,而在學校要嚴格遵守上課時間和休息時間,不守紀律可能會被批評和懲罰。

放假在家時,作息時間、吃飯時間都變得隨意,每天不上課孩子就完全放鬆下來,必然和學校裡的表現不一樣。

2.學校同學多,氣氛烘托到位

孩子在集體環境中,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的行為帶動。看著大家吃飯香,自己就有胃口了;看到表現好的同學被老師表揚,自己會變得更積極主動。

而假期時孩子一個人在家形單影隻,沒有氣氛烘托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沒有樂趣可能會迷上手機或電腦。

不過,玩笑歸玩笑,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更好,也和心理因素有關,莫因開玩笑傷了孩子。

孩子被家長開心地送上學:所以愛會消失嗎?

孩子不僅是在學校表現得好,只要不在父母身邊時,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似乎都會變得聽話、注意自己的舉動。

其實是因為孩子的內心,沒有百分百的安全感,才讓自己的行為有所收斂

他潛意識中很確定,自己淘氣時家長即使批評他,但不會拋棄他,但在別人面前他沒有這樣的自信。

對於外向性格、平時經常跟家長開玩笑的孩子來說,他或許會覺得被家長蹦蹦跳送去上學,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

但對於敏感孩子來說,可能有一種被拋棄和嫌棄的感覺,會對家長的行為感到傷心和害怕。

因此家長要注意開玩笑的尺度,否則孩子內心的想法就變成:“所以,愛會消失嗎”?甚至質疑家長不愛自己了。

無論新生老生,從假期模式過度到開心和模式,都會有些不適應。若開學這一天玩笑開過了,反而會導致孩子抗拒幼兒園。

開學後對孩子的愛也不會消失,接送娃儀式感不能少

多年後回想起孩子放假在家這段時間,是親子間難得的相處時光,往往是累並幸福著的狀態。

糖媽作為家長,非常理解這個假期大家可能被孩子折騰得不輕,但仔細想想孩子每天被批評,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假期時帶孩子最好保持規律作息和飲食習慣,對孩子來說既保持了好習慣,還對身體有利,家長帶起來還能輕鬆一些。

開學後注意,在表現出對孩子上學了,自己很興奮的心情時,也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在家裡等他放學,接送孩子的儀式感不能少。

糖果媽媽心裡話:

親子之間有許多次分離,上幼兒園就是最正式分離的開始。開學後家長確實解脫了,但對孩子的並不會消失。

【今日話題】大家在孩子開學時都是什麼心情?

定稿:楊十一

——推薦閱讀——

女生想要3萬8彩禮難實現,結束13年戀愛長跑,是清醒還是衝動?

“我就打你”!家長懷疑兒子偷錢請客,怒將奶茶潑向無辜女生

#匠心創作獎#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十歲小女孩為我做的催眠,原來我的前世竟是小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