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抽菸、酗酒、熬夜、網癮等諸如此類的一些不良習慣,是否正在困擾你或你身邊的人?只要我們願意改變,再找對方法,其實改變並不困難。

行為主義是心理學三大流派之一,其理論對整個心理學界影響深遠。行為主義研究範圍及其廣泛,其運用在治療康復領域的方法許許多多。

但絕大部分療法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配合,才能保證效果。接下來,樹洞精就給大家推薦幾個,我們普通人也能使用的行為矯正方法。

例如強化法、懲罰、消退法、代幣法都是行為主義常用的矯正手段。今天我們主要先來聊聊強化法,其他方法在後續幾篇文章中逐一介紹。

強化法是行為主義在心理治療矯正時,比較常用的手法之一。通過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人們矯正錯誤行為,養成良好習慣,提升自身能力,發掘潛在的潛能。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將強化法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助人助己。

強化法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是以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為理論基礎(大家可以上網查閱)。行為主義流派認為,給予一定的刺激,人就必然會做出與刺激相符的反應。久而久之,反應就會變成習慣。

簡單地說就是,正強化是通過給予人們正面刺激,來增加某些行為的重複次數。而負強化真是撤銷負面刺激(包含撤銷懲罰但不侷限於懲罰),來增加行為的重複次數。

舉個例子。獎勵表現好的員工,既可以通過發獎金實現,也可以通過取消加班實現。

實施強化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強化訓練是對別人實施的,對方一定不能有太大牴觸情緒。要是一開始就和你對著幹,後面的干預也就免談了。

在取得對方初步配合後,要保證強化物是對方需要的。如果對方對強化物並不感興趣,那也不可能保證強化的效果。簡單來說,你給小白兔肉骨頭,給小狗胡蘿蔔,肯定效果不好。

強化行為的目的一定要明確,目標要單一。儘量不要用同一個種強化物完成多個目標,否則,有可能讓目標之間產生干擾。也就是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千萬別整出萬能鑰匙。

對於不同的目標,給予不同的強化物,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強化效果。

舉例說明一下,比如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想讓孩子學著做家務。如果兩件事給同樣的獎勵,孩子如果不想學習時,會想,做家務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獎勵。不想做家務時,亦然。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作業完成好,可以看會兒電視。幫忙做家務,給一些物質獎勵等等。以此類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方完成任務要求後,獎勵一定要及時。如果拖得太久,熱情消退了,也不利於強化。

在強化初期,可以用實際的物質獎勵。當對方切實體會到改變帶來的好處後,可以與對方商討過後,逐步削減獎勵。或者以精神獎勵予以替代,以擺脫對獎勵的依賴。

上述方法不光可以對他人使用,對自身使用也有不錯的效果。

當我們完成既定目標後,適時的對自己獎勵一下,能有效增強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通過強化的方法,將良好的行為變成習慣。這將會讓我們獲益終生。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敞開心扉和我們真正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