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成功的人,僅僅是智商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情商不低。而一個人的情商,有一部分往往體現在餐桌上,特別是公共場合的餐桌上,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本事到底如何。

而一個人的餐桌習慣,往往就是小時候就養成了,如果家長不注意,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長大以後也很難糾正了。

有一次被新鄰居要求去做客,去到才知道邀請了好幾家人。在新鄰居的家裡,一群大人,一群小孩,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等到要吃飯的時候,大家圍著大圓桌,等著主人家上菜。

因為人多,菜上的也不快,當第一盤菜上來的時候,只見一個小孩眼疾手快,端起盤子就把那份菜一大半倒到自己的碗裡。他的家長還在一旁說:“這是這孩子的習慣,比較護食!”說完還有點驕傲的樣子。

大家都相互看看,打趣說孩子嘛,沒事的。或者說孩子還小,長大以後就好了之類的。但是自從吃過飯後,很多家長的讓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這個小孩子玩耍,避免孩子也學到了這種不好的習慣。

一個人有多大的本事,決定的因素很多,而很多時候也是這些小小的因素會影響一個人最終能否獲得成功。

李玫瑾教授說過,吃飯時有3個壞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有出息,家長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糾正。

具體是哪三種壞習慣呢?

愛吃獨食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愛吃獨食,是一種聰明機靈的體現。所以當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出愛吃獨食的時候,還一副驕傲的樣子。

但這世上沒有很多傻的人,在別人看來,這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在公共場合吃獨食,就是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不就是自私嗎。誰想和自私的人合作呢。

吃東西挑挑揀揀

在餐桌上還有一種行為很讓人討厭,那就是夾菜的時候挑挑揀揀,一盤菜,被翻來覆去的,別人看見了都沒有胃口也不想下手了。

而挑挑揀揀的那個人卻絲毫沒有知覺。其實想想也是,吃飯的時候,一個人把一份菜翻來覆去的挑揀過了,就像剩菜了,誰還有胃口吃呢?

餐桌上有不好的習慣

餐桌上不好的習慣指的是不講衛生。有一些是真的很不注意,在餐桌上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喜歡摳鼻子、講話的時候口水亂飛、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也不注意避開餐桌。跟這樣的人吃飯,估計沒有幾個人是有胃口的,畢竟實在是太不衛生了。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跟家庭,跟父母有很大關係,父母培養得好,孩子就是一個有禮貌有教養,能夠成大事的人,而培養得不好,即使有點本事,最終也難成大事。要 如何培養孩子,建議家長可以學習《正面管教》這本書。

《正面管教》這本書被譽為家長的福音,主要是教家長用一種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教育方式,營造一種和善而堅定的、充滿尊重與愛的教育氛圍,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有責任的良好社會人。

這本書是作者簡·尼爾森通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經驗總結,她是7個孩子的媽媽,18個孩子的祖母,這本書中的每一條都是經過實踐的檢驗,經過總結昇華,專業又實用。所以對很多家長來說就是真經寶典,可以實實在在的應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這本書曾經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暢銷書,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各個國家暢銷。是許多爸爸媽媽以及教師的必讀之物,也幫助過許許多多的家庭教育出一個個優秀而有教養的孩子。

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是家長的心願,而《正面管教》是家長以及教師最好的助手。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緊急分娩,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