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研究顯示,在孩子出生第一年裡,大概有67%的女性對婚姻滿意度急劇下降。

執筆: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說起“喪偶式育兒”,我們都不陌生,但更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表象,卻不知道為啥會發生這種情況,找到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做到“對症下藥”。

原本性格相似的倆哥們,卻成了性格相反的兩個父親

我身邊有這麼一對雙胞胎姐妹,倆人性格很像,找的物件都很像,雙方男友還是多年的好哥們。

姐姐和妹妹留學之後,前者和男友留在了美國,妹妹則回到了國內和男友完婚。不久後,姐姐也和男友在美國結婚了。就這樣,兩個姐妹,兩個家庭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妹妹和丈夫在國內的生活工作都很好,父母朋友都在身邊,一直有個照應,生了孩子也有老人在幫忙照顧,加上丈夫工作比較忙,妹妹也沒在意丈夫對孩子的“忽略”。

而遠在美國的姐姐兩口子就比較“慘”了,因為丈夫讀了博士,自己又在家帶孩子,生活倒是沒問題,但想要請保姆帶孩子就比較吃力了。因此兩口子只能輪番上陣照顧孩子。

過了幾年,姐姐和姐夫在美國總算穩定了,生活也有了起色,趁著假期,姐姐帶著孩子回國小住倆月。

一天晚上,姐妹倆正在聊天,兩個孩子在一旁玩耍,姐夫視訊過來了,想要跟孩子視訊。接下來的一幕簡直讓妹妹驚掉了下巴,姐夫跟孩子咿咿呀呀的說了半天,最後聊著聊著說拜拜的時候居然還哭了。然後哽咽著一直重複著,“爸爸想寶寶和媽媽了。”

這讓妹妹有些發矇,她之前和姐夫也算挺熟悉的,從未覺得他是這樣多愁善感的人。後來慢慢和姐姐聊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姐夫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了“孩子奴”。

妹妹再去想自己的丈夫,忽然覺得原本很相似的兩個人,現在差距咋會這麼大呢?自己的丈夫堪稱“喪偶式育兒”的標準典範。

每天回家只會看電視,玩手機,和孩子也不親,自己要求他做家務倒是會很聽話,但是做的總是一塌糊塗,也會陪孩子玩,但孩子明顯和他不親,更喜歡纏著自己。

為啥當初性格那麼像的兩個人,差別會如此之大,一個愛孩子一個“不負責任”呢?答案可能很簡單,妹妹的丈夫錯過了一個關鍵的“身份轉換期”。

丈夫錯過身份轉換期,會和妻子孩子越來越遠

仔細說起來,大多數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會對丈夫越來越不滿,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

妻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媽媽”了,但是丈夫根本不像一個“爸爸”。

簡單來說,妻子從有了孩子開始,已經認識到自己不再單純的是個妻子,同時也是母親,但是丈夫顯然沒意識到這點,只當自己是丈夫,沒意識到自己成了“爸爸”。

丈夫越晚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轉變,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建立就會越費力。很多父親在孩子剛出生幾年裡都感覺不到和孩子有多親密,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父親都是到了孩子長大了,才意識到和孩子親密互動,這時候父子間的親密關係才剛剛建立。

但問題就出在這,如果丈夫在成為父親幾年後才意識到自己是個父親,才開始和孩子發展父子情感,那麼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了這個家庭。

不光是影響親子關係,和妻子間的感情也會變淡,因為最初幾年的情感培養,妻子的世界已經逐漸被孩子填滿,丈夫沒有主動參與到這種情感維繫之中來,她的世界裡某種程度上已經沒了丈夫。

中國大部分“喪偶式家庭”形成的原因都在於此。

可悲的是,不光是丈夫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妻子也多半意識不到,或者說意識到了,但是表達的方式不妥,對丈夫指責或者冷落,都會讓他對自己的婚姻感到失望。

這就是那67%左右女性在孩子出生後對婚姻關係不滿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還有33%的女性對自己的婚姻非常滿意,甚至說有了孩子之後,他們的情感關係更親密了,家庭的婚姻感更美好了。這是為啥?當然和丈夫的身份及時轉換有關係。

夫妻間關係更親密的唯一原因,就是夫妻倆在為人父母后都及時做到了身份轉變。

尤其是丈夫,一般來說,女性在成為母親後,會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轉變,並逐漸適應,而丈夫如果能像妻子一樣,快速適應自己的身份變化,承擔起一個父親該有的責任,那麼夫妻間的感情就會更親密、更穩固。

這個時間越快越好,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一年之內,如果丈夫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轉變,並且去承擔起做爸爸的責任。那麼他們的婚姻會更加牢固,夫妻間的感情會更親密。

如何快速幫助丈夫在關鍵期內轉換身份成為“父親”?不妨嘗試這幾招

1)備孕前做好規劃

首先在備孕期甚至更早之前,夫妻倆就該做好計劃,建立起“父母團隊”,對將來孩子的到來有一個清晰的養育計劃,把父親這個角色安排好,讓丈夫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作用。

2)夫妻一起備戰

妻子在孕期學習各種相關的育兒知識、產後知識、哺乳知識時,不要把丈夫踢開,更不要指責丈夫不上心,而應該耐心的帶著他一切學習,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時指正,但態度要平和。

孩子出生後,大膽放手把孩子交給他,讓他嘗試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去照顧孩子。即便做的不好也要鼓勵,千萬別指責。

3)學會適當放手,相信丈夫

寶媽還應該給丈夫一些單獨的育兒時間,相信他能把孩子照顧的很好,這期間對於寶媽來說也正好是難得的休息時間。

4)找時間夫妻獨處

孩子如果有人能照顧,利用這段時間夫妻倆可以好好的獨處,哪怕僅僅是聊聊天,吃個飯,逛逛街,也能增進夫妻間的情感,維持感情穩定。

丈夫錯過了身份轉變的關鍵期該咋辦?

現實告訴我們,多數時候丈夫都會錯過身份轉變的關鍵時期,這也為日後的喪偶式育兒埋下了隱患。那這種情況該咋辦呢?還能彌補嗎?當然可以。

1)學會放權

當妻子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自己首先要懂得“放權”。

將照顧孩子的簡單部分劃分給丈夫,讓丈夫去嘗試照顧孩子,而妻子要做的就是給他一些建議,多和他說說孩子的喜好、性格等等,不要一言不合就指責。

2)給孩子和丈夫獨處的機會

當丈夫對照顧孩子有了一些經驗後,寶媽還應該給娃和丈夫獨處的機會,自己別參與其中。

比如藉口回孃家兩天,或者和朋友出去散散心。相信丈夫,即便你不在身邊,也能把孩子照顧的很好。

3)多讓丈夫和孩子身體接觸

最後這點也是很重要的,要讓丈夫學會和孩子擁抱,尤其是多讓丈夫抱抱孩子,父子或者父女間親子關係的疏遠,多半和肢體接觸少有關係,打破僵局的第一步就是多多親近。

4)使用靠譜的工具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爸爸帶娃和母親帶娃存在很大的先天差異,尤其是丈夫在錯過了身份轉換期之後,想要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妻子的引導和幫助,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多看些書籍,學習一下怎麼成為一個好爸爸。無論是理論型別的還是實戰型別的,對丈夫向父親身份轉變都會有不小的幫助。

比如下面這本《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就是不錯的選擇。

本書以“忙爸爸輕鬆育兒的9個關鍵詞”為主線,對於那些立志於成為好爸爸的但卻被繁忙工作所累不得已成為“喪偶式育兒”的父親們,指出了一條實用有效的育兒道路。

書中介紹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特點,以及爸爸們該怎樣用適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愛和教育傳遞給孩子。

尤其適合那些已經錯過了身份轉換期,孩子已經長大了的父親,書中結合諸多熱點,配合大量真實案例以及專業的教育理論,能讓爸爸們在忙碌中學到有用的育兒技巧以及教育方法。

絕大多數的“喪偶式育兒”家庭,只要找對方法,都有改變的可能,當然前提是夫妻雙方都有這種意願,想把這個家維持的更好。想把生活過得更好。

這期間可能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耐心,但是隻要堅持,總會見到曙光。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軟柿子”性格的孩子,多半是父母親手捏出來的,被欺負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