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平均身高普遍低於歐美的亞洲人群,身高一度成為很多男人放不下的執念。

“找物件要找180+的”、“一高遮百醜”等諸如此類的觀念,讓一些先天“未達標”的男性自卑不已,甚至求助於外力,比如不惜鋌而走險做斷骨增高術,只為讓自己的身高增加幾釐米。

想起一句俗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怎樣讓所謂先天“不達標”的骨骼從小就能獲得良好的發育呢

兒童骨骼生長特點

骨骼是兒童生長的基本構架,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由於受到宮腔內空間的侷限,全身許多骨骼為軟骨,出生後才逐漸變粗變長,演化成硬骨,這個過程要持續到22-25歲。

兒童在成年之前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骨骼生長特點,從而影響了身高的發生,比如在出生到1歲時,出現了第一個生長高峰期,一年之內最快能長25cm;到了青春發育期,身高增長可達到每年15-18cm。

而骨骼生長的關鍵在於骨膜和生長板,前者將骨膜層內的成骨細胞轉化為骨細胞,附在骨外側,使骨增粗;後者是犧牲了自己,鈣化後轉變成骨頭,使骨長長,最終骨骺和骨幹徹底連成一塊,生長板消失,身高也長到頭了。

兒童骨骼生長的潛在風險

兒童骨骼與成人不同,骨骼中所含有機物較多,無機鹽相對較少,造成骨頭硬度較差,彈性大,不容易骨折但易變形。

比如小孩長時間背單肩包,導致肩膀一邊高一邊低,可能會引起脊柱側彎;經常在教室趴桌午睡,可能會引起胸椎後凸畸形或落枕、斜頸;甚至長期用褲帶或鬆緊帶束縛胸部,則會影響胸廓發育,發生肋骨下部凹陷。

另外,由於兒童韌帶、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夠承受過強的運動。比如用力地拉孩子的一隻胳膊,可能會拉出“橈骨小頭半脫位”。

這是因為兒童的橈骨頭尚未完全發育,周圍只有一條環狀韌帶所圍繞,不足以緊密包裹橈骨頭,加上關節囊鬆弛,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容易發生半脫位。

還有,現在小胖墩越來越多,家長為了寶寶變高變聰明,吃偏方吃補品,殊不知這樣會引起性早熟,從而使性激素刺激骨骺線提前閉合,生長髮育提前結束,身高也很難再長。

其中,雌激素較雄激素更快的骨化生長板,抑制身高,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女孩一般比男孩矮。

如何讓兒童骨骼健康發育

1、健康的運動方式

運動無疑是促進長高的祕訣。比如當孩子們進行跳躍運動時,連續抬腿會對骨骼施加一定的壓力,刺激骨骼之間的生長板,加速骨骼生長。因此,在兒童生長板還沒消失之前,適當的運動是非常有益的。

但在運動中,應儘量避免單側肢體的持續發力,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肢體發育不平衡。

另外,建議家長多讓小孩嘗試多專案的運動,不拘泥於一項運動,不僅使孩子關節和肌肉得到全面鍛鍊和放鬆,而且還能增加小孩對運動的興趣,讓孩子們樂於鍛鍊身體。

2、全面均衡的營養

若想讓兒童長得高,各種營養素都要均衡,魚蛋肉奶、水果蔬菜科學搭配,別太葷,別太素,別太單一,別暴飲暴食,別盲目補鈣。

目前,大多數孩子在他們的飲食中還得不到足夠的鈣來幫助確保最佳峰值骨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學齡前兒童(2-5歲),建議每天300-400ml牛奶或者相當量的奶製品;學齡兒童(6-18歲),每天300ml或相當量奶製品。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寶寶多出門晒太陽,促進人體皮下維生素D3的合成,從而促進鈣吸收。但要注意夏天Sunny很容易晒傷面板嬌嫩的寶寶,暴晒下面板容易出現脫皮、紅腫、水泡等狀況,因此,要適可而止哦~

3、保證充足的睡眠

0-3歲的寶寶每天要睡足12個小時,因為睡覺時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所以要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品質,讓寶寶在甜美的夢境中,悄悄長高。

因此,想要孩子玉樹臨風或亭亭玉立,與其日後用敲斷自己雙腿的代價,換來增高几釐米的“廉價”結果,還不如早早的在兒童期善待骨骼的發育。

291

骨折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為什麼不會和你說他的小祕密?因為他怕你嘲笑、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