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決定孩子的優秀與否,以下這幾種父母不經意的行為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

過度攀比

生活中,父母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孩子數學考了100分回來,媽媽說:“這有什麼驕傲的?對面樓上的小明剛才告訴我,他考了雙百!”

“你看看你們班劉磊的字寫得多漂亮,你看看你的字!”

“你看看隔壁小花每天都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你卻搞得這麼亂。”

很多時候,為人父母都是想用這種激勵法,去激勵孩子變得更優秀,但這種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盲目攀比教育下的孩子,即使他們真的很優秀,內心也可能千瘡百孔。更有些孩子會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許,而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多看孩子好的方面,孩子得到了你的認可,就會把這種認可當做前進的動力,力爭上游哦。

挑破離間

“爺爺奶奶不疼你,以後少去他們家,只有媽媽最疼你!”

“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

你們老師也太多事了,以後少理他!”

很多父母喜歡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甚至是一些個人怨氣,通過講壞話的行為,變相對孩子“傾訴”,講對方家庭成員的壞話。

但其實這樣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讓他對家庭和社會人際關係缺乏信任,久而久之,變得沒有安全感。為了孩子的成長,請為人父母學會謹言慎行!

惡語相向

你這個笨蛋長腦子是幹什麼用的?

我這是倒了八輩子黴,生了你這樣一個蠢瓜子!

你能不能長點記性,這個我都教了你多少遍!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當孩子犯了錯誤,很多家長在氣頭上會很習慣的惡語相向,甚至有的父母會在工作上、其他事情上拿孩子做撒氣桶,而這種做法,無疑是最傷害你的孩子,很容易使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產生間隙。

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不管是誰,在情緒煩躁的時候很難再去處理另外一些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對孩子“不乖”時,父母難免會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

但父母應該意識到,在工作與生活中難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給這種不愉快找到合適的出口,不要讓無辜的孩子承擔你的負面情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育兒過程中,你遇到哪些苦惱或者疑惑,都可以在下方和我們留言互動哦!我們都會一一認真為你答疑解惑哦!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婦幾點睡覺合適?懷孕各階段睡眠是這樣,看看你合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