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對於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在父母身上都有所體現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苦惱:

不管怎麼教育,小孩都不在乎,怎麼打罵,孩子照樣頑皮。大家都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難管教了。

其實,如果父母們總感到跟孩子講不通道理,原因就在於,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沒有了權威性。

究竟什麼是權威性?就是指父母在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權力和威力。

比如,孩子再怎麼忙,只要你一出聲,他就很注意聽,這就是你的權威,哪天小孩一玩起來你講什麼他根本不聽,你叫他,也不理你,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裡沒有權威性。

但是,父母並沒有天賦的權威。

很多父母自認為,我當了爸媽就有權威,孩子就要百分百服從於我或聽命於我,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認知誤區。

那麼,父母如何才能獲得這個權威,教育好孩子呢?

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父母們不要過於急切地建立自己所謂的“權威”,應該做的是先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正確地履行自己對孩子應盡的義務和職責。

如果你已經盡到了自己做父母的責任,向孩子奉獻出了無私的愛,並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表率,孩子也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你,你作為父母的權威自然而然就會建立起來。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第一責任人,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對於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在父母身上都有所體現。

當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說一套,私下卻又做一套時,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教育?

言行不一致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性會被嚴重損害,長此以往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融洽。

家庭教育的特點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卻沒做到,父母的權威性自然會大打折扣。

所以,父母要從自身做起,自己平時注意修己,不任意所為,有愛心,有責任感,做事有毅力、有恆心,才能逐漸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權威。

可以說,權威是父母以身作則獲得的,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父母權威的獲得,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產生影響,使孩子認同。

不能靠對孩子進行灌輸或打罵鎮壓,那樣不但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還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只有當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內心產生反應,孩子從心裡面感覺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對的,是讓人尊敬的,他才會對父母的意見非常在意,才會很高興參考父母的建議,對於父母的批評也能夠虛心接受。

簡言之,只有言行一致,父母的權威性才能不樹自立。

要聯合戰線,立場一致

當今社會,父母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的現象很普遍。

一方面是因為夫妻沒有及時溝通,另一方面,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共識,完全憑各自的心情來教育。

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壞,他們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而且,教育意見不一致,直接影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性。

特別是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甚至彼此否定對方的時候,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懷疑,從而降低父母的威信,影響教育的效果。

無論父母哪一方過於嚴厲或過於放縱,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暴露出分歧或矛盾,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比如,孩子喜歡一個玩具,跟媽媽要得不到,便去找爸爸討,爸爸就給孩子買了。

一件事情爸爸不允許,但是媽媽卻喜歡,孩子就在媽媽面前做,反正爸爸也不會怎麼樣。

有一位爸爸和自己的妻子在教育孩子方面矛盾重重,甚至經常為此發生爭吵。

他舉例說:“孩子每天在家沒事就玩手機,我一批評他,他就哭著跑去找媽媽。媽媽趕忙拿出手機給孩子,還說看一會兒怎麼了?這樣一來,我根本沒辦法管孩子。”

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會出現,媽媽這邊剛和孩子定了一個規矩,結果到了爸爸那邊就完全失效了。

這樣,父母還有什麼威信呢?

所以,樹立權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聯合戰線,立場一致。

只有採取一致的立場、態度以及方向,才會讓孩子明白:爸爸不喜歡的,媽媽一定也不喜歡,去哪裡試都沒有用,倒不如照要求去做好了。

當然,父母面對孩子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應避開孩子私下進行溝通,更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

比如關於孩子入學、擇校等重大事宜,父母最好事先了解孩子個人的想法,然後仔細權衡利弊,形成一致的結果之後再向孩子宣佈。

日常性的事宜,也是如何,要彼此成就。當然,有時某些具體的意見,父母不可能完全如出一轍。

但是最起碼在孩子面前,不要讓他感覺到分歧,否則會大大抵消教育的功能和父母的權威。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愛為先

有的父母認為,用權威來管教孩子時,必須要始終貫徹一種嚴苛的態度,或向孩子下達命令時無須做任何解釋。

其實,這種觀點是父母對“權威”的片面理解。

僅讓孩子感到恐懼是不足以樹立權威的,真正的權威應該出自一種敬愛。

用怒吼、瞪眼、體罰等辦法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也許他能服從命令完成某件事,但他內心依然是不認同的,不是主動地且自願去執行的。

尤其當孩子長大後,他的反抗意識會更加強烈。最終,不僅是父母的權威會受到打擊,而是凡是帶有任何強制性的要求,都可能遭到孩子的反擊。

現在有人提倡“虎媽”“狼爸”式的教育,實際上是一種專制、暴力的教育方式,缺乏民主平等意識、不尊重孩子的權利,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相反,父母的權威應該以愛為前提。

父母權威的樹立,必須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而不是傳統的家長制上。

明智的家長不僅懂得權威樹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權威的樹立不是靠壓制,強求、主觀臆斷,而是採用剛柔相濟的方法。

科學的家庭教育需要權威和民主並存。

父母一方面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權威和威信,另一方面也要給予孩子理解和寬容。

需要提醒的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跟讓孩子自由並不矛盾,權威不是專制,民主也不是溺愛。

父母力求做到對孩子愛而不嬌、嚴而不厲、管得有理,這樣的父母一定會有很高的威信,這樣的教育也一定能讓孩子心悅誠服。

總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一生髮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以身作則,堅持共同的立場,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才能有相對正確的是非判斷,以及相對穩定的標準遵循,並在生活中養成習慣,為以後的人生髮展打好基礎。

最新評論
  • 1 #

    跟孩子溝通,需要把大事小事分開。只要不影響健康和安全,皮一下又何防? 但大事情,是要停下來,要談的,小心,切勿大聲,嚴肅地講清楚就行。權威自然就會有。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剖腹產選擇豎切還是橫切,原來這裡有學問,不要盲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