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個寶寶降生於世,取名字是家長最需要操心的事情之一。

寶寶的名字不僅是他今後行走於世間的一個標誌,更承載了家人對他的祝福與期盼。所以,如何取好名字,就成了不少家長的難題。

麗麗的姐姐最近生了個小公主,全家人都開心得不得了。但隨之而來的取名字這事,足足讓兩大家子人都操心透了,因為麗麗的姐夫姓“日”。

這個姓實在是太特殊了,擁有一個如此稀有的姓本是件好事,但由於這個“日”現在太有歧義,所以怎麼取好名字就成了件難事。

日先生自己就因為名字有歧義被嘲笑了大半輩子,所以自然不想女兒也有自己同樣的遭遇。思來想去後,他一拍大腿對老婆說:

“要不讓孩子跟你姓得了。”

妻子卻笑了笑,說不著急再想想。

孩子她爺爺一聽要孫女跟親家姓,也急了,就說自己一定能給孫女取個好名字。不一會兒,爺爺就過來了,說孩子就叫“日初”。

一家人聽了這名字,也直說非常好!“日初”通“日出”,孩子本就是初生的太陽,未來充滿希望。

孩子爸爸一邊誇親爹這名字取得有水平,一邊又疑惑怎麼當初給自己取名字就那麼胡來。

給孩子取名字實在是一件需要三思的事。

大多數孩子因名字鬧笑話,反倒不是因為姓氏不好取名,更多的是家長太敷衍或是圖好玩,導致孩子有了個啼笑皆非的名字,可真是坑慘了自家孩子。

曾經就有個孩子因為奇怪的名字而上了新聞,到底有多奇怪呢?請看下圖:

沒錯,這看著像段子一般的事,其實是真的。這位父親給女兒取名“王者榮耀”,可能是他太愛這款遊戲了吧。

很難想象在孩子長大後,他該如何面對女兒的質問。

▲這位叫海陸空的同學,相信家裡人對你的期望很高吧!

▲這位妹妹的名字乍一看沒事,可若是讀一遍,就會感覺出來不對勁了,或許她的父母也沒想到這一點吧!

▲這個名字的諧音,聽著是不是有點太大了些?

▲這位的名字聽著真的很難讓人不笑出聲啊!

▲同是女性,看到這位妹妹的名字,確實是很心疼了。

▲這位的名字,大概是吃了音譯的虧了。

▲這位的名字確實是太隨意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就因為家長取名字的一時興起,就帶給孩子伴隨終生的困擾。

雖然身邊人的笑話大多是沒有惡意的,但不代表本人就受不到傷害。

很多孩子就因為自己常被這樣笑話,而漸漸變得不自信,從討厭自己的名字到討厭自己的父母,最後對自己也產生厭惡感。

所以父母慎重地給孩子取名,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普通常見都沒關係,冒進、圖好玩真的不可取。

取名字時,家長應該注意這4點

1. 不要取生僻字、筆畫多的

很多家長為了避免撞名字或是突顯孩子的特別,會選用一些不常用的生僻字或是筆畫特別多的。

若是如此,今後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不免總是被問到“怎麼讀”這個問題,以及經常被叫錯名字。

生僻字往往筆畫也很多,孩子學寫自己的名字就會很吃力且費時間。

以後孩子考試的時候,你會發現別人都開始答題了,自家孩子還在寫名字呢!那就是真實的吃力不討好了。

2. 注意避免有歧義的諧音字

看了上面的搞笑名字的例子,就會發現大多都是因為名字引起諧音了。

若是給孩子取了這類名字,今後肯定免不了被身邊人叫些不好聽的外號,會讓孩子很困擾。長期被這樣取笑,孩子身心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3. 注意男女有別

取名字也一定要注意男女有別,讓人一聽、一看名字,就猜到對方是男的還是女的。

若是男孩取了女孩名,今後生活也會鬧出不少笑話,被身邊人嘲笑也是免不了的。為了避免今後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取名還是要注意些。

4. 避開使用率極高的名字

家長給孩子取名字,都想要讓自己孩子顯得獨特點。

所以一些使用率極高的字最好就不要用了,或者要搭配好、避免重名率太高的現象發生。不然有人一喊名字,三四個人都回頭,那就很尷尬了。

5.名字要低調,不要太“大”

取名也應該要低調些,中中國人取名是有些講究的。

民間有話說“賤名好養活”,就是說給孩子取個很低微甚至難聽的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農村不少孩子都會有個類似的小名。

雖然不至於真給孩子取“賤名”,但也說明取名字還是低調點好。

民間也有迷信說孩子若是名字取得太大,如“傲”、“天一”這類,名字大了容易壓不住,很可能造成不好的境遇。

雖然這也沒有科學根據,但取名這事本就是有寓意的,所以能避開還是避開得好。

兜媽寄語

給孩子取名這事,確實值得家長們好好考量。

都說孩子的名字寄託了父母對孩子的期盼,孩子今後一定也能通過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身上所承載的東西。

若是太一般或明顯敷衍,除了讓孩子困擾外,難免也會讓孩子失望多想,所以各位家長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喔!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喜歡啃指甲,可能是這3點原因,家長3招幫娃克服“咬甲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