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亞里士多德

城市生活帶給孩子更豐富的科技遊樂,卻不能讓孩子體驗自然的美好,家長們應多帶孩子到自然中學習,領悟生命的成長。

孩子愛上髒兮兮的泥巴是好事?

自從玲玲看了《小豬佩奇》之後,就瘋狂迷戀佩奇一家的生活,現在不僅是所有日用品都換成了粉色的佩奇同款。

孩子竟然開始模仿起來小豬佩奇踩泥坑的行為,玲玲媽很是頭疼,你一個小女孩竟然跟豬學。

還別說玲玲還真的是很喜歡泥巴,到了農村奶奶家,玲玲自己帶著水桶鏟子,到地裡用水和泥巴玩得不亦樂乎。

玲玲媽很是無奈,小姑娘家家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看玲玲這麼喜歡泥巴,玲玲媽直接給孩子買了一大堆橡皮泥玩。

可是隻要到了奶奶家,玲玲還是非常喜歡自然中的泥巴,奶奶都笑稱這孩子喜歡大自然,連說玲玲是個“泥娃娃”。

孩子愛玩泥巴益處多

1)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

有的時候小朋友玩泥巴是一種本能,看見地上的泥土就自然開始進行探索了。

孩子們喜歡挖來挖去的,有的時候會把髒東西直接就放進嘴裡,這也是父母們不喜歡讓孩子玩的原因,就是嫌孩子吃進髒東西,帶來細菌。

2)對免疫系統有好處

研究發現,孩子玩泥巴有一個益處在於一定意義上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升抵抗系統。

專家稱:過度清潔我們的身體和生存空間,過分強調“無菌”,會導致“個人生態系統”的破壞。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在早期免疫系統發展時,外露在灰塵和汙物中,早期暴露病原體對防止孩子過敏和後期免疫性疾病很有效,這就好似一場免疫系統的“熱身運動”,為抵抗更嚴重的細節作準備。

因此這也是玩泥巴對孩子有益的一個好說法,但這並不代表鼓勵孩子不衛生,在孩子玩完泥巴之後也要及時洗手。

保持手部的指甲乾淨再去吃飯,家長們不要過度地讓孩子處在時刻乾淨清潔的狀態中,也應該讓孩子赤腳玩泥,和微生物交友,玩泥巴的孩子會更健康。

3)創造力

泥巴中的菌群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最重要的是泥巴的可塑性非常強,孩子們可以用泥巴創造出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

一方面激發了孩子的創造力,促進想象力和思維空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動手能力,孩子們在一起玩泥巴還能協作互助,增加社交。

“泥娃娃”成長更快樂,多給予孩子自然教育

孩子愛玩泥巴是一種天性,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泥土和人類都是來源於大自然。

古代神話就這樣記載: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女媧用黃土捏團人形,拿了繩子把這些模子投入泥漿,舉起繩子一甩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

接著女媧又捏出了一個個泥人,這些泥人歡蹦亂跳成了女媧的孩子,女媧再也不感到寂寞了。

現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很難找到給孩子玩耍的泥坑,取而代之的也是較為乾淨的黏土和橡皮泥,但是有很多橡皮泥都含有化學物質,對小朋友的健康不利。

孩子缺乏與大自然的聯結,更多的玩樂是被科技感所代替,孩子們寧可在家拿著switch健身環運動,也不願意出去在公園的林蔭道里跑步。

長期處於室內環境,孩子們的心理髮展也會受到阻礙,身體不進行鍛鍊釋放,心理也會變得負面消極,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長們多帶孩子到自然環境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接觸大自然開拓知識,通過新鮮的自然教育讓孩子們更好的成長,在自然中洗滌心靈,化解消極情緒。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對孩子不滿時,請記住:家長的語言態度與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