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成長是否安全一直是家長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難免會有粗心令孩子磕磕碰碰,但有時甚至可能會給孩子的人生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近日就出現了一件事,眾人聽了以後實在是心驚。

雅雅今年剛上幼兒園,小姑娘長得文文靜靜地,看了就讓人喜歡,這個女孩從小就有點嬰兒肥,小臉看了實在是可愛。但是最近雅雅媽媽發現女兒臉色沒有之前紅潤,看著非常蒼白,而且最近食慾也大大減少,身體看著非常虛弱,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雅雅的身體。以前雅雅的體重在同齡人裡邊屬於偏胖型別的,但是最近幾天雅雅一下子瘦了十斤,這真是嚇了雅雅媽媽一大跳。

於是媽媽就趕緊帶雅雅到醫院裡檢查,醫生給雅雅檢查過以後,說了一句讓媽媽很震驚的話,醫生說讓雅雅先把項鍊取下來,再進一步檢查,但是雅雅媽媽從來都不讓女兒戴項鍊,後來醫生髮現,原來那所謂的項鍊竟是在雅雅的身體裡,後來醫生在雅雅脖子位置裡取出了像項鍊的一個圓形鐵片,原來它才是使雅雅變得不正常的元凶。

孩子如果沒有可靠的安全環境,他們的成長也會受到重大的影響,這就不得不讓眾多的家長思考孩子的安全問題。

為了讓孩子更安全,眾多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品

孩子安全會受到侵害,離不開危險物品的“作妖”。在家裡,媽媽們一定要把屋裡具有一定危險的物品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像剪刀、指甲剪、挖耳勺等用工具箱裝起來,廚房裡的用具要放好,儘量讓孩子遠離廚房,家裡的桌子角也用布之類的包起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但是往往讓孩子受到傷害的就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東西,所以媽媽一定要把裡裡外外可能造成孩子傷害的東西放好,不給他們觸碰的機會。出門在外,牽好孩子的手,不讓要孩子在大馬路上跑,告訴他們走在路邊才安全。

2、讓孩子有安全的意識

只靠家長的細心,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就是孩子自己的配合。孩子在小的時候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他們不能分辨好與壞,所以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告訴孩子什麼可以碰,什麼不可以碰,更不要讓孩子亂吃東西。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正屬於認識東西的時期,每天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安全的知識,家庭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但也會隱藏一些危險的因素。孩子們喜歡亂碰東西,尤其是他們覺得好奇的東西,像有些孩子不知道家裡的插座是幹嘛的,就會好奇地把手插進去,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告訴他們這些東西不能觸碰,媽媽們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

3、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安全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如果僅僅只告訴孩子關於安全的知識,這是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理的,唯有讓他們自己嘗試,才可以讓他們知道安全的重要性,當然特別危險的一定不要嘗試。如果在家長的陪同之下嘗試,這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對鋒利物品好奇,那麼家長就可以教他們怎麼使用這種物品,然後看著他們自己嘗試,具有重大危險的物品,家長可以告訴他們觸碰之後的後果,讓他們明白那是危險的,是不能嘗試的。這樣他們下次見到這個物品的時候就知道如何使用,不會因為不懂而遭到傷害。

結語: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首先要保障的就是孩子的安全,沒有安全,其他的任何學習都是沒有保障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因為疏忽,害了孩子的一生,也讓自己後悔一生。注重安全教育,家長不可粗心!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嚇!外國寶寶撿根“棍”甩著玩,大狗狂叫,家長看了大驚失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