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成長的每一步對於家長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而寶寶的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也成了父母們的爭奪物件,但這其中緣由,並不是隨機的哦。

小青是一個90後新手媽媽,當她知道自己懷上寶寶後,非常開心。她不僅買了很多寶寶用品,還看了很多書籍,戒掉了很多自己愛吃的東西,為寶寶的出生做足了準備。

十個月後,她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全家都非常開心。小青也辭掉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寶媽,她每天都付出大量的精力在照顧孩子上。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小青感到非常幸福,她堅信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一定是叫媽媽,所以每天都不厭其煩教著孩子,等待著孩子開口。

孩子開口這一天終於到來,但是寶寶開口第一句不是叫媽媽,而是爸爸。小青感到非常難受與傷心,她認為寶寶爸爸雖然經常陪寶寶玩,但是遠沒有自己付出的多,自己做了這麼多,難道在寶寶心裡自己比不上爸爸嗎?

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寶寶先叫爸爸是有原因的,不是因為寶寶更喜歡爸爸,而是與嬰兒的發音習慣有關。爸爸的發音比起媽媽的更為簡單,媽媽的發音還需要帶有鼻音,這對小孩子是比較難的,所以大多數的小孩子,都會先叫爸爸。

同時寶寶先叫爸爸,也有著很多好處,這不僅能讓孩子父親體會到做父親的幸福,而且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有利於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環境與成長的氛圍。

那麼作為家長,在孩子學習開口說話的過程中,應該做什麼呢?

1.耐心地教導孩子

孩子學會說話的過程是漫長的,作為家長要有充足的耐心去等待和陪伴。我們可以在陪孩子玩耍時,細心地教孩子說話,不能操之過急,也可以多在孩子旁邊溫柔的重複教導,相信孩子聽久了就會自己開口說話。

我們還可以給小孩子講故事,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是他們也逐漸習慣了我們的語言,這對他們更早的開口說話有極大的幫助。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們要有充足的耐心與毅力。

2.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小孩子有著很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在他們還沒開口說話之前,家長們可以買一些圖畫書、動物手冊、拼音表讓他們多看看,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記憶。當小朋友在看這些書籍時,家長們也可以通過模仿小動物,卡通人物來誘導孩子說話,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多向孩子展示新的事物,開拓他們的眼界。這些都是對孩子儘早開口說話有好處的,這也對以後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幫助。

3.每天都適當與孩子交流與玩耍

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的引導與幫助才會發展的更好。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故事書唱兒歌,儘量用溫柔的聲音與他們交流,一定的語言灌輸能夠刺激孩子的大腦發展和身體的發育。家長們還可以買一些開發智力的玩具,提高小孩子的動手和思考能力。一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小孩子身邊太大聲的說話,否則會使孩子感到壓力,導致孩子不願意說話,甚至其影響其身體健康。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們的辛苦付出,等待他們開口說話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論是先開口叫爸爸還是媽媽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孩子都是愛我們的。家長們也要在孩子長大的途中做好陪伴,助力他們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睡午覺和不睡午覺差別有多大?倆娃親身經歷,3個表現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