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長們有沒有擔心過自己的孩子性格太過於內向?不好與人溝通?在學校裡,不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回到家裡也不怎麼說話。家長常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性格過於內向,從而導致孤僻,不善於溝通,心他們日後在社會上會吃虧。

其實現在多數人對性格的一個主觀印象就是停留在活潑好動,外向開朗的人更容易成功,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性格分為很多種,每一種性格都有好有壞也因人而異,因此孩子性格內向並不代表他就天生比外向的小朋友要差。

內向沒有錯!它只是另一種獨立的性格

父母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很內向,就會交不了朋友做不的事情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家長們往往會導致改變孩子們內向的這種性格。久而久之這種思想會影響他們的教育方式,從來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導致孩子的不自信。

其實,性格是沒有好的和壞的分別,大部分都是天生的。外向的孩子喜歡外面的世界,溝通能力強內向的孩子喜歡安靜和思考,做事更加細心、謹慎。

孩子性格內向的好處內向孩子喜歡思考

內向的孩子往往會像牛頓,愛因斯坦,肖邦一樣擁有一個善於思考的腦袋。

很多心理學幾神經學研究表明,性格的形成和遺傳以及童年的成長環境有關,很難通過學習來改變。但是這些內向的孩子往往會發揮他們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他們往往遇到問題愛思考,然後再付諸於行動。

因此,內向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功。家長應該有長遠的目光,看到孩子的這種性格特點,然後進行引導,才能發揮出孩子最大的潛力和自信心。

內向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強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呢?就是指可以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的過程中展示出來的超強的自我控制能力。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隨機抽取了一些性格明顯內向和明顯外向的孩子進行,並給出參與者兩個選擇:立即可以得到的小獎品和幾周之後才能得到的價值更高的大獎品,結果更多的外向者選擇了小獎品,而更多的內向者選擇了延遲的大獎品。

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來,內向性格的孩子比外向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延遲滿足,如果家長們加以引導,日後不論是在孩子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會有較好的自控能力。

內向的孩子善於傾聽

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內向的孩子他們的交際能力就不行,其實,對於孩子的同伴交往,孩子們往往會形成互補的群體。也就是說即使自己的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家長也不用擔心他們交不到朋友。

因為內向的孩子少說話但是善於傾聽,當朋友有傷心難過的事情往往更喜歡找性格內向的夥伴去傾述,他們往往會給人一種安全,舒適,放心的感覺。因此,內向性格的孩子他們往往更容易交到真心的朋友。

內向的孩子富有想象力

內向的孩子們不僅善於思考,溝通能力強,他們還有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著名的科學家牛頓,著名的藝術家梵高等這些偉大的名人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偏性格內向的人,但是那種人他們的思維視野更加的廣闊。

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會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付出行動。因此性格內向,並不是阻礙成功的絆腳石,內向的人往往也會有偉大的成功,內向的孩子在創意和想法上的表現也會十分的突出。

內向的孩子特點有這麼多,家長們是不是應該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是很值得驕傲的!家長在內向性格的孩子面前要發自內心的覺得他們是一個普通的人,不要覺得他們是"另類",這樣他們才能有自信,發揮出自己的優點。

家長和內向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和性格內向的孩子相處?掌握下面幾種方法,激發內向性格的孩子的潛力。

觀察並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家長應該多觀察內向性格的孩子,他們在獨處的時候,玩遊戲的時候通常會做些什麼當然是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是自然觀察,不用刻意的那本子記錄。如果家長在觀察當中發現孩子有一些需求但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鼓勵。

比如:媽媽看到孩子想買某一個玩具,但是隻是盯著不敢說出來的時候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寶很喜歡這個玩具嗎?如果你說出來,媽媽會滿足你的。"類似這種話語可以適當的激勵孩子表達,但也要注意不能過多的滿足。

不要經常批評孩子,要接納孩子的性格

作為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接納,接納孩子的性格,因為內向本就是一種很神奇的性格,內向的人,做事更專注,更善於思考很深刻的東西,更具有自我療愈能力。

因此家長不能經常因為孩子的性格內向而批評孩子,應該接納孩子的內向性格,而不是將"內向"看成異類。只有家長接納孩子的性格,才能發現孩子的特點,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家長不要想著如何改變孩子,而是應該想著如何提升孩子,揚長避短。這是建立在家長對孩子的"性格"具有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上。

面對內向孩子,教會孩子一些社交的能力也很有必要 福爾摩斯法

所謂的"福爾摩斯法"就是通過觀察進行推理,來降低自己的緊張感,把關注的方向調轉方向。這樣本來關注自己感受的注意力就會被轉移,緊張感就會削弱很多。

人的性格有點像橡皮筋,天生是有一個長度的,但是這個橡皮筋可以拉伸,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它又會回到原來的長度。

孩子可以充分的利用性格的這個彈性,在工作、談判等一些重要場合,勇敢的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去未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而在平時的大多數時候,就勇敢做自己,不用可以去偽裝,去強迫自己戴上外向者的面具。

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不得不說,內向性格的孩子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沒有性格外向的孩子強,對於他們來說,外界的交往類似"地獄",他們害怕嘈雜的外界,因此往往喜歡在自己安靜的世界裡呆著。

因此,家長可以改善孩子的這種情況,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但是也不可以強迫,需要細心,耐心的引導。不少日本的動漫治癒片都會有一個性格內向的人物角色,也就是被治癒的物件,家長可以學習動漫當中有效的說話方式語氣,根據孩子的情況來推動孩子社交。

家長不用過於擔心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也是一塊翡翠,一塊寶石,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性格特點並做出適當的引導,揚長補短,從而發揮出孩子最大的優勢。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如果你的孩子被取笑了,輕鬆應對只需教會這6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