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這屆家長還陷在陪娃做作業的坑裡不能自拔,當各種雞飛狗跳的家庭大戲還在不停上演,甚至有家長已經將主意打到了未來親家的身上,直接喊話親家,買房買車都可以,只求趕快把娃帶走輔導作業時,家長圈一顆閃亮的星星已經冉冉升起。

誰不知道輔導娃兒作業是個高危職業,輕者生氣,重者要命。日積月累下來,那負能量也是十分嚇人的。但負能量也是能量啊,有人卻偏偏可以將其轉化為動力,在陪娃讀書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在丹陽市,有一位年輕媽媽在陪孩子學習的同時,自己也沒閒著,不但練就了一手如印刷體般的好字,連普通話二甲也拿下了。

人一旦勵志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為了活成女兒的榜樣,這位媽媽每天捧書學習,一門一門課程過關,最後竟然考取了教師資格證。

不能不說,她為廣大身陷苦海的家長們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是的,養娃與自我增值就是如此和諧的一件事。

01

原來,身為一名母親,光是會做飯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不會開車,不會畫畫,不會打扮,不會打球……如果你什麼都不會,不努力,不優秀,連自家孩子也看不起你。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嘆:為什麼付出了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因為孩子是天使,天使不需要奴隸。媽媽也不是專業保姆,媽媽對孩子最大的價值就是,跑在孩子前面,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你不能說,我這把年紀還能幹啥?你不能說,我的時間全都奉獻給了家庭,哪裡還有時間做其他事?你不能說,我的人生有吃有喝就足夠了,哪裡還需要奮鬥?學習和奮鬥,那是孩子和男人的事。

一個女人做了媽媽,生活會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家庭需要照顧,孩子需要陪伴,再也不可以是原來那個心無牽掛的自己了。

雖然不再是原來的自己,但我們不能放棄和丟失自己。身為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你,如果覺得自己很沒用,只是因為你從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一個人若無法自我欣賞,就等同於拒絕大自然饋贈的永久快樂。

根據吸引力法則,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自己吸引過來的。你具備什麼,決定你能吸引什麼。當你不斷貶低自己時,你的不自信只會換來別人的輕視;當你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時,自然會吸引來欣賞的目光。

02

誰也不願意變成一個沒用的中年婦女。不過,人都有惰性,誰不想下班回到家就開啟電視,來個標準的葛優躺? 但是,家有孩子的地球人都知道,有一樣法寶,它會為你注入超級強大的的動力,無論你多麼昏昏欲睡,它也能令你瞬間滿血複合,精神百倍。那就是孩子的作業。

這年頭,誰還沒點陪娃做作業的苦水呢?自從我家娃上小學以來,我們家也時常上演拍桌子打板凳的大戲,常常與隔壁那家聲嘶力竭的咆哮遙相呼應。

最令我痛苦的莫過於輔導娃的作文,為了讓她對寫作文感興趣,我買了兩個手帳本,一起寫日記,一起畫漂亮的簡筆畫。為了激發她的閱讀興趣,我買了許許多多的她做作業時,我就在旁邊看書,一派母慈子孝,倒也相安無事。

時間長了,沉寂多年的寫作夢想開始慢慢復甦。遙想當年,我也是一名文藝女青年,自從有了娃,就在中年大媽的康莊大道上一往無前,但是,我為什麼要這樣繼續下去?

說幹就幹。我開啟電腦,就寫了起來。從那以後,我常對娃說的一句話就是:“自己去做作業,做完了找你爸檢查,媽媽要寫文章。”

她對我寫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常常跑來看我寫的啥,有時還“搗亂”,在文章後面添上幾句。我心裡暗自得意,我知道,她對文字已經表現出最初的興趣了。這不是正是我的目的麼?

歷盡千辛萬苦之後,我終於收到了文章過稿的訊息。她目睹我熱淚盈眶的模樣,分享我笑中帶淚的喜悅,還給我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自從將注意力從娃的身上轉移到寫作上之後,家裡清靜多了。更令人欣慰的是,娃對待學習比以前也自覺多了。可能在她心裡,已經將我當成榜樣,她是為我驕傲的。連老媽這把年紀都這麼拼,她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

前不久,娃的一篇作文被老師選中參加學校的作文展,給我帶給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所以,有了孩子,並不是廣大婦女懈怠的理由。相反,孩子會帶給我們滿滿的能量,推動我們前行。

03

在前幾天的《少年說》節目中,一個男孩吐槽自己38歲的媽媽,只顧著準備自己考研,連羽毛球都不陪他打了。

他表示很不理解:“別人家都是孩子學習沒時間搭理父母,怎麼就我們家反過來了呢?”

媽媽的回答亮了:“因為我是在兒子身上看到了學習的風采,所以媽媽也要這樣去努力!”

來自這位媽媽的自信從容的回答,贏得了在場所有人最熱烈的掌聲。

在很多人眼裡,38歲的中年女人,生活的重心難道不應該是家庭嗎?不是應該一顆心牢牢系在兒子身上,一顰一笑都由他的成績和心情決定嗎?

放著兒子不管,自己卻跑去考研,這簡直是重新整理了大多數人認知的新高度,成為了勵志界的傳說。難怪在娃的心中,實在很不能適應老媽的“忽視”。

或許有一天,當兒子理解了這種“忽視”背後的意義之後,他就真正長大了。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是一顆樹搖動一顆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你越有進取心,孩子越勤奮;你越堅持做自己,孩子就越獨立。

龍應臺早已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只是,再深情的目光也有窮盡的時候,你最終要將目光放回自己身上。孩子終將遠離,你無法追隨他的腳步,能陪伴你走完這一生的,惟有自己。

媽媽與孩子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你在長大,而我在成長。當你遠離,我依然過得很好。

家庭和孩子永遠不應成為一種束縛。因為有了家,我們的生命才會更加豐盛美好;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才站在了人生新的起點,去發現自己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得飽滿而自在,活得自信而Sunny,不虛度歲月,不辜負生命,不錯過人生這場美麗的相遇。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4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優秀孩子,你家上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