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的眼界開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他們不再側重孩子的成績,而更看重對孩子個人的培養。

在很多家長眼中,有教養、有想法、獨立性強的孩子要比單單成績好的孩子強太多了。但這也並非每個家庭都能做到,這需要父母時時刻刻的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和教育。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想知道孩子到底素質咋樣,帶他出趟門就清楚了”。沒錯,在公共場合,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素質的地方,在這裡,人們總會在下意識裡展現自己的素質。

地鐵上走紅的小男孩

或許很多人都看過這幾張照片,或者至少看過其中的一張。照片中小男孩的表現,會讓人覺得,未來的國民素質,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第一個小男孩大約4、5歲的樣子,和媽媽一起乘坐地鐵,在整個過程中,男孩老老實實的緊靠媽媽坐著,腰背挺得筆直,一動不動的。

而旁邊明明有空出的座位,小男孩也沒有放縱自己隨意佔用,只是靜靜的挨著母親,似乎為了給更多的人空出一個位置。這樣乖巧可愛的樣子,誰會不喜歡呢?

第二張照片裡的男孩看起來應該是初中生,身上的校服和書包都能說明他的身份,他在地鐵上發現地上有一灘水漬,可能是怕別人踩到會摔倒,於是他小心的伏在地上用紙巾開始擦地。

整個期間男孩一言未發,神態自若,似乎在做著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從他的每一個動作中,我們都能看見其背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子。

這兩個不起眼的小男孩,卻表現得讓人萬分感慨,也讓很多大人由衷的敬佩。一眾網友也紛紛表示,這才是父母們妥妥的“炫富”啊。

良好的家教,是孩子一生都用之不竭的財富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生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也會對其的人生格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可在實際生活中,並非所有家長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多家長也在時時刻刻起著負面的影響,比如當著孩子面出口成髒、隨地吐痰、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等等。

父母應該怎樣給予孩子怎樣的家教?

1)樹立正確的三觀

這是給孩子最基本的家教,給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教孩子知道善惡,知可為知不可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而做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正面的典範。

2)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因此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從小開始,而0-6歲正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機家長一定要抓住。

家長只要肯花時間,先律己再律人,就能幫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在孩子面前注意言行舉止

小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而家長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則,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不能出口成髒,更不能行為不端。

4)學會聆聽孩子的訴求,肯定他們的發言

家長在遇到和孩子相關的事情時,應該學會適當的聽從孩子的想法,並且對其合理的建議要適當的採納,而且對於孩子的發言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教育孩子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容易,很多家長在理論階段都能滔滔不絕,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成了另一回事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就變成了苛責、說教甚至懲罰,只會讓孩子反感,甚至形成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就會產生隔閡,家長的教育也就宣告失敗了。

【今日話題】

你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6月寶寶握拳被誇可愛,奶奶發現直呼不妙,送醫後寶媽自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