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中國式家庭教育往往存在著很多問題,大家會發現國外的孩子從小自律性就很強,並且也很獨立,而中國的孩子往往在成年了都非常依賴父母,缺乏自立和勇氣。

其實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們的教育方式,家長的一些養育行為往往都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其實想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們應該學會“忍”這個字。

做父母的只要“忍”住3件事,孩子未來將會很優秀

1)忍嘮叨

很多當下的父母們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控制不住的嘮叨,往往這種嘮叨都是家長無意識的,但是不斷的重複是會給人帶來負面的情緒。

孩子往往本來從一開始的自我內疚中逐漸變成不耐煩,後來演變到甚至會變得反感和討厭,最後完全是我偏不、我不要的叛逆心理。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父母發現自己反覆說了很多遍,孩子卻完全都沒有聽進去,並且孩子還不去改的原因,都是因為家長的過多嘮叨。

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小的時候父母的話可能會是聖旨,而在長大的過程中,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會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這個時候家長們再去過多的嘮叨,話語在孩子的耳朵裡就像蒼蠅一樣的嗡嗡聲,一點作用不起,家長們也會發現說的話越多、作用力也越弱。

而往往父母們長期的嘮叨下,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認為有人催促,長期下來就是被家長推著走,沒有自己的主見。

嘮叨真的是一種適得其反的教育,不要讓嘮叨引發你的親子矛盾,不要讓孩子逐漸不愛聽你說話,反覆的批評嘮叨更會讓你和孩子的氣氛緊張,家長們可以嘗試忍住對孩子的嘮叨。

2)忍壞情緒和差脾氣

負面的情緒還有壞脾氣也是會遺傳給孩子的,父母長期的心理性格特點也直接影響著孩子。

往往壞脾氣的父母也會讓孩子在成長環境下耳濡目染,出現壞脾氣的性格,而差脾氣也會讓孩子和你產生疏遠,破壞親子關係,讓孩子和家長不敢接近。

孩子要好好成長,離不開正能量的攝取,長期在擔驚受怕的環境中孩子也會逐漸沒有安全感,缺少和父母的交流,孩子的心理長期也會出現問題。

家長們應忍住壞情緒,學會靜心思考,不要把不好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自己做好調解,不要傷害到孩子的成長。

3)忍住不插手

有些家長很願意插手孩子的人生,往往都是一直對孩子進行“包辦”式的養育,父母總是去幹涉孩子的日常。

家長事事都要操心,都要包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責任感,不能自立也不自律,家長這種全部包攬的做法只讓孩子學不會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一生提前鋪好了路,可是父母能幫得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變化莫測的世界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家長真正要教給孩子捕魚的方法,而不是把每一條魚都餵給孩子。

長期在父母控制下成長的孩子必然心理也會排斥,長時間的壓抑也會造成性格的扭曲。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於放手,給孩子自由,忍住不插手,讓孩子快樂地成長,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父母作為孩子的引路人,要學會“忍”住這3件,忍住嘮叨、忍住脾氣、忍住包辦,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健康發展,越走越順。

【今日話題】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4歲女兒看圖連一連,答案讓人哭笑不得:果然父愛如山,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