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上學了以後,父母將迎來更大的難題,那就是孩子不想寫作業。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喝水又要去上廁所,回到座位上磨磨蹭蹭,就是不想動筆寫作業;有的孩子在媽媽面前裝作很認真寫作業,但是媽媽轉身一走,他就會拿出藏起來的玩具和漫畫。

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很多,不會寫、不想寫、想要偷懶或者一心想玩等等,父母只有了解原因才能找準方法“對症下藥”!

孩子厭學不想寫作業,“硬核媽媽”一招搞定:不想上學那就上班

網上有一位“硬核媽媽”,面對不想寫作業的兒子,使出了一招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因為上課的時候被老師批評了,寫作業的時候一直想著這回事,心裡很難受,怎麼也寫不下去。

媽媽見狀,也不著急吼孩子,而是到自家倉庫裡,拿出一個被淘汰的工廠裡擰螺絲的機器。然後對孩子說:“那些不讀書的年輕人,因為沒有學歷,都是在工廠裡做這樣的流水線活。雖然很簡單,但是要一直坐在這裡幹活8個小時,你能做到的話,以後我就不要求你學習了,上班和學習你選一個!”

孩子看到這個沒見過的東西,反倒來了興趣躍躍欲試,可是才幹了十幾分鍾,孩子就覺得手又酸又麻,累得不行,想要放棄。孩子看了一眼媽媽又不服輸地堅持了兩小時,最後還是放棄了,孩子這時候才覺得學習是多幸福的事情。

當媽媽再一次問他選擇上班還是學習的時候,孩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習,並且承諾自己肯定按時完成作業,媽媽這才滿意地笑了。

讓孩子體驗到勞動的艱辛有什麼好處?

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學習,孩子從小享受活著父母提供的衣食無憂的生活,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艱辛,也不知道父母培養他長大要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讓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他會更珍惜現在的生活,體恤父母的辛苦,也會更努力學習,為將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還有一位同樣“硬核”的爸爸,在孩子放暑假的時候,不是送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居然購買了一萬斤的西瓜,讓孩子在街邊叫賣。他認為這種“體驗式”教育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也能讓孩子知道賺錢的不容易。

在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去各種補習班的時候,外國的小學生會去參觀警察局,學習遇到壞人怎麼辦;去花圃學習植物怎麼種植;去圖書館學習如何借書、還書;採摘櫻桃、做南瓜湯等等。這種讓孩子體驗生活的教育方法,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以及獨立的能力。

————————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媽媽教3個月大女兒趴睡,孩子哭鬧群友說沒事,2小時後娃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