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小時候沒有物權意識,不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碰,所以有時候會亂動、亂吃了別人的東西,這就需要父母好好教育孩子做一個禮貌的人。可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一些父母不分青紅皁白,一味護著自家的孩子,導致他變成招人討厭的“熊孩子”。

熊孩子偷喝女孩奶茶,媽媽護短反被教訓

小月和姐妹們出門逛街,經過奶茶店的時候便進去買奶茶喝,過了一會兒,服務員把她們點的奶茶送上桌,小月和姐妹們決定先去衛生間補個妝,再回來美美地拍幾張照片。

誰知她們回來的時候,發現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小女孩,正在偷喝小月桌子上的奶茶。小月立即垮下臉來,大聲斥責:“你是誰家的熊孩子?怎麼偷喝我的奶茶!”小女孩聽見了之後趕緊放下奶茶撒腿就跑,小月眼疾手快地抓住小女孩的手:“你的爸爸媽媽呢?他們沒教過你不能亂喝別人的東西嗎?”

這時候一個阿姨衝過過來,把小女孩拉到身後:“你們幾個大人害不害臊,怎麼欺負小孩子!”小月看著眼前這個狀況,判斷這個阿姨是小女孩的家長,於是向她解釋是小女孩偷喝了她們的奶茶。

沒想到這個家長非但不道歉,還理直氣壯地說:“喝你一口奶茶怎麼了?誰讓你不看好奶茶讓孩子拿到,要是我家孩子喝壞了肚子,我才要找你算賬!”聽了這番話,小月感覺自己肺都要氣炸了,隨後她靈機一動,猛烈地咳嗽了起來,邊咳邊說:“我有肺結核,孩子喝一口奶茶有沒有事,你說呢?”

熊孩子的家長一看小月咳得這麼厲害,臉都嚇白了,拉著小男孩趕快跑。小月這才不裝咳嗽了,姐妹們在後頭笑個不停,紛紛說小月的這個做法太解氣!

為什麼孩子會亂動別人的東西?

孩子在3、4歲的時候,處於一個“自我中心主義”階段,這時候的他們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得到,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東西,所以會出現“順手牽羊”或者亂動、破壞別人東西的行為。

這是因為孩子沒有物權的概念,物權也就是物品的歸屬權。在上面的例子中,熊孩子也正是從小父母沒有給他灌輸好物權的意識,看到別人的奶茶就拿起來喝了。而父母的護短也可以看出父母平時沒有好好管教孩子,給孩子立下規矩,才導致他有這樣的不良行為。

怎樣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01尊重孩子的物權

首先父母要做出表率,不能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不需要經過孩子同意,隨便拿走孩子的東西。當別的小朋友想要的玩具時候,家長也不能不經過孩子同意就分出去,或者是強迫孩子分享。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物權,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別人。

02尋求別人的同意

父母要從小給孩子立好規矩,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必須要尋求對方的同意,擅自拿了別人的東西就要受懲罰。同時。定下來的規矩就要遵守,不能因為對孩子心軟就妥協,對於原則性問題要嚴肅對待,否則會造成“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後果。

————————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胎兒“餓了”,孕媽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