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丨大北

棋類運動歷史悠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之一,作為一項益智活動,棋類對兒童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有利於智力開發、也有利於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可以有效地提升兒童的綜合素養等等。

棋類的種類有很多,發展到現在比較普及的主要有國際象棋、象棋和圍棋,此外還有五子棋、軍棋、飛行棋等福斯遊戲專案。而即使是最簡單的棋類,對孩子來說,從中得到的鍛鍊也是多方面的。

如:訓練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手腳協調性;下棋時,需要瞻前顧後,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注意力;培養孩子初步的數字概念;對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有一定的鍛鍊;比賽有輸有贏,訓練孩子的得失心理;培養有規則意識、能進行團隊合作精神。好處多得不勝列舉,又有不少家長要問了:“現在的培訓班、興趣班都暫停了,可以在家給娃做棋類的啟蒙嗎?”“是不是一定要專業的老師才教得成下棋呢?只想娃‘會’,不需要太‘精’,家長自己教可以嗎?”“娃沒有任何棋類基礎,啟蒙應當怎麼做呢?”雖說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但現在特殊時期,家長們不得不get一點新的技能。今天團長和兩位來自棋院、青少年宮的專業老師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在家給娃做棋類啟蒙的那些事兒。

到底多大的孩子開始學棋比較好?或者說,兒童學棋的敏感期是幾歲呢?學棋,對小朋友的靈活性、協調性有一定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意志來控制注意力,需要具備一定的記憶能力,需要具備初步的數字概念;在思維能力方面則要求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有一定的發展;在情感、個性和社會性方面,要求有規則意識、能進行合作。

2-3歲的兒童,在動作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認知發展方面,還有控制注意力集中上都不夠;2-3歲,還不是學棋的敏感期。4-6歲,兒童的動作有了進一步發展,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也敢於大膽探索。此外,4-6歲還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孩子有了數的概念,能進行一些數學運算。這一年齡段兒童的思維活動還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活動要依靠具體形象,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已經開始萌芽。具體到學棋上,4-6歲幼兒對基本的棋類知識可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說,學棋並不是越早越好。從4、5歲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都可以算是學棋的敏感期。這個階段學棋,給娃帶來的影響和好處源源不斷!

棋類啟蒙的第一難點,就是興趣。只有保持隨時的興趣和新鮮感,才能夠堅持以往,繼續學下去。讓孩子保持興趣,更是門學問。簡單直接一點的辦法就是給孩子看一些棋類方面的動畫片,動畫片幾乎是所有小朋友的最愛,從感興趣的地方下手,自然是能夠增長孩子的興趣的。

《棋魂》是一部以圍棋為題材的少年漫畫,而後被改編成了電視動畫。講述了小學六年級的進藤光為了賺些零用錢,跑到爺爺家裡尋寶,偶然翻出了一箇舊棋盤而引發的故事。接觸棋盤的一瞬間,附身於棋盤中的平安時代棋士——藤原佐為的靈魂進入了小光的體內。佐為將圍棋視為生命,在他的薰陶下,小光也逐漸對圍棋產生了興趣。

不過《棋魂》可能更適合有一定思想的大孩子,才更好理解故事內容。小一點的孩子,團長更推薦由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動畫部製作的國創動畫《圍棋少年》。它講述了主人公江流兒與圍棋之間的故事。此外,現在市面上適合小朋友玩耍的娛樂性質的棋類非常多,數獨棋、飛行棋、跳棋等,品種多樣,寓教於樂。家長不妨買上一兩種,既增加了難得的親子時光、陪伴了孩子,又加深了孩子對棋類的興趣,更打發了宅在家無所事事的時光。一舉多得!

在給娃做棋類啟蒙的時候,會遇到不少難點。團長這次就撿幾個比較關鍵的來說說。首先是教學難度的把控。教的簡單,孩子會進步緩慢;教的複雜,孩子同樣會較難進步。前者的弊端是,“慢”一點教,孩子“慢”一點學,漸漸成了“拖”字,最後也不知是沒油了還是學到頭,反正不想動了。至於後者的弊端,不難理解,畢竟是孩子,揠苗助長使不得。

因此,棋類啟蒙切忌“急於求成”,一定要有規劃,比如三天背熟基本下棋規則、一週記熟所學的棋藝種類術語、一個月學會棋形和佈局等等。理論和實戰的銜接對於幼兒棋類啟蒙來說,也是一大難點。以圍棋來說,前期學習吃子,等到開始接觸佈局的新知識時,很多孩子會不適應,甚至變得不會下棋。原因可能在於,老師拘泥於傳授知識點,而沒有講清楚目的和意義所在。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教開局的時候,根本的意義是教孩子明白棋理和掌握一些常型,而不是死記硬背。簡單的圍棋佈局有:二連星、三連星、中國流、錯小目、小林流等,每種佈局按常見套路教會孩子走個十步八步即可。

棋類運動是一門很適合男孩女孩學習的智力運動,能鍛鍊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大局觀、抗挫折意識、提升孩子的反應等等,好處可以說是非常之多。同時也是能夠鍛鍊孩子綜合素質不可多得的益智活動。孩子學棋適合的年齡是5歲以上,當然天賦特別好的孩子也有4歲多開始啟蒙的。家長在家啟蒙是完全可行及正確的,可以增加孩子對於某種棋類的興趣和了解,從而讓孩子渴望去學習這門棋,這時再把孩子送到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系統的學習,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在家給孩子做棋類啟蒙時,不必特別認真和系統,尤其切忌嚴厲和強制性,只需要引導孩子從玩兒的角度喜歡上某種棋,然後讓孩子了解該項棋的簡單走法和基本規則即可,這樣就達到了啟蒙的目的,也增加了孩子學習這門棋的興趣,不至於破壞孩子的新鮮感。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家啟蒙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孩子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就不愁孩子今後學不好棋了(當然後期也得具備堅持不懈的品質)。

眾所周知,學棋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

下棋需要走一步想好幾步,這就可以開發娃娃的抽象思維能力;下棋需要看全域性,而不是一個點或者一個面,它對於培養娃娃的大局觀也非常有用;下棋就會有輸贏,如何面對失敗,在失敗中反省、從而求勝,這個過程可以非常好地鍛鍊抗挫折能力。一個棋局可以產生非常多種的變化,古話說“一招有誤,滿盤皆輸”,這個是象棋發展多年經久不衰的一大原因,也是廣大象棋愛好者孜孜不倦地研究動力。

我從5歲開始學棋,21歲開始從事象棋啟蒙教育,在這些年與棋打交道和培養娃娃的過程中,我發現,學棋的娃娃普遍數學成績優異,學齡前兒童有一定學棋基礎的話,上了小學以後,很多家長都會反映,娃娃在學校表現好、會聽課、能靜下心來、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等等。我教的娃娃中,也有本身有一定基礎的,他們基本都是家裡的爺爺輩幫他們啟蒙。通過對這一類娃娃的觀察,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一個是對娃娃的棋類啟蒙教育,要以培養興趣為主,興趣是他們能主動鑽研的基礎。有時候急於求成反而會適得其反。家長心態一定要放平和,不求把他專業知識培養到什麼程度,只需要讓他們產生興趣,他們自然會去鑽研。● 二一個是關於學習思路。很多家長覺得娃娃學棋,第一步是讓娃娃能下完一盤棋。這個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一盤棋分為佈局、中局、殘局,能下好一盤棋的前提是對這三個階段,棋手都有一定的理解,否則下完一盤棋沒有任何意義。初學的孩子一般是學殘局殺法,通過區域性的形式掌握,熟練地運用各種子力的走法,之後再逐步學習中局和佈局。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關於棋類啟蒙的分享,希望可以對各位家長有用。也希望對棋藝有興趣的孩子越來越多。 最後,團長還是想強調一下。一個好的啟蒙老師是孩子在棋藝學習路上很重要的一環,不過對於零基礎的家長來說,給孩子啟蒙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一些基本的規則、術語、佈局等,如果家長自學,做不到融會貫通並解釋清楚,團長還是建議等疫情過後直接將孩子送到專業的機構進行系統的學習。畢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些專業的老師,更清楚如何激發孩子對棋類的興趣,把孩子往一條正確的路上去引。你在家裡都是怎麼陪娃的呢?是否有過給娃做棋類啟蒙的經驗呢?都是怎麼做的?歡迎在文末下方留言區留言,分享給大家你的經驗哦!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喜歡一邊聽歌一邊寫作業,父母該不該阻止?聽聽老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