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大家陸陸續續都開始復工了,因為之前疫情期間不宜外出,很多人的生活日常大都變成吃飯、睡覺、刷手機。長時間坐著癱著,在家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臥室到客廳,腰痠背痛、頭暈腦脹等一系列問題都找上門,總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別慌,這都是免疫力變低的鍋!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它就像厚厚的鎧甲,抵禦疾病對我們的突襲。醫學研究表明,威脅人類健康的許多疾病都與人體的免疫力有著密切關係,免疫力正常時,對外來病原微生物有很好的抵禦作用,對體內的衰老死亡和細胞及其他有害或無用物質,免疫系統也會把它們給清除。

一般來說,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大部分是身體疲勞、心情悲觀、飲食混亂、運動不足、過度清潔等原因導致的,對自身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帶來了不良影響。

在了解了這些生活中的防護細節之後,想要讓孩子不生病,本質上提高他的抵抗力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啦。

一、飲食

營養是身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一個人身體的營養素充足、均衡,免疫力就能發揮作用,抵禦外來和內部毒素的侵害。通過給寶寶葷素的合理搭配,保證每天吃充足的蔬菜、水果,然後搭配吃些五穀雜糧。

1、食物新鮮為主

天然食物中有且只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能幫助提高人體免疫力,還能解毒。儘可能在家燒飯,最好是當天買當天吃。菜葉類的蔬菜最容易乾癟,可以先吃掉,能儲存幾天的先放冰箱。發現有爛的菜一定要丟掉,因為菜葉腐敗後產生的物質對消化系統、肝臟等健康不利。

2、食物儘量多樣化

食物多樣化是指每天吃的食物最好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類、優質蛋白質食物類。注意粗細搭配,奶類、豆類和肉類也要保證,糙米、玉米、紅薯等粗糧中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裡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水果中有有機酸和果膠。特別是VC是人體免疫系統發揮功能所必需的。通過影響免疫細胞的增殖分化,細胞因子分泌以及抗氧化作用糾正免疫系統紊亂,大大提高抵抗力。蔬菜水果不僅有飽腹感還不會胖,真是一舉兩得。

補充蛋白質:肉類是很好的補充劑,而且肉類中的礦物質比如鐵、鋅,維生素A和D都可以提高身體素質。貝殼類的食物有豐富的鋅,有利於傷口癒合,使面板更結實。海製品每三四天也可食用一次,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抵抗體內的炎症。近期就不要吃生魚片之類的食物了。

3、保證每天一日三餐

疫情期間,很多人被迫宅在家裡,反倒作息不太規律。可是想保住抵抗力,必須按時吃三餐,不能減餐,不能夠說“一天我就只吃一頓飯,吃到飽就行”,這樣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即使再困,也要爬起來給寶寶做飯哦。

二、補水

提高免疫力的首要任務是要多飲開水,這樣能使鼻腔和口腔內的黏膜保持溼潤。多喝水還能讓人感覺清新,充滿活力。水很容易被我們人體吸收,白開水有助於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各器官中的乳酸脫氫酶活力,從而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三、運動鍛鍊

千萬不要放任自己繼續“宅家癱”,保持適度運動很重要。最近不要去健身房等人多的地方,但是下班後可以在家做運動。在家陪孩子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時機,平時忙於工作,現在正好帶上孩子一起運動起來。

大人們把瑜伽墊、瑜伽球、彈力帶、啞鈴這些健身小工具都用起來,每天保持適度的室內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運動,都應該注意從區域性熱身到全身運動。

家長帶著孩子運動時可以選擇一些中小強度的運動,0-3歲的孩子比較適合爬、小跳等運動;3-6歲的孩子比較適合跳健身操、跳繩之類的。順便做一些小沙包,或者球類,在家也能練習。同時可以在地上貼出格子,讓孩子跳,每次給他一個跳的目標,慢慢教他怎麼跳、怎麼擺臂、怎麼發力。再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在跑步機慢跑、仰臥起坐、開合跳、俯臥撐、呼啦圈等。

四、調整作息,充足睡眠

長期不規律的作息、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如果每天睡眠不足,抵抗力會下降,病毒的“侵襲”就會變得容易多了。睡眠不足會導致抵抗外界病毒侵襲時,自身“戰鬥”能力下降。

一個高品質的睡眠,不僅可以讓人精力充沛,還可以讓身體中的睡眠因子變多,睡眠因子能夠促進體內的白血球變多,同時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消滅人體中的一些細菌和病毒。

“生物鐘”是調節人體生活作息的時鐘,對於人們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所以人們健康的睡眠,需要養成作息規律,熬夜、賴床都會導致情緒低落,精神萎靡,免疫力自然“一蹶不振”。

五、保持心情愉悅

經歷過非常時期,每天刷重新整理聞和微博都能接收到過量的資訊,焦慮又恐慌的情緒不斷蔓延,失眠成了家常便飯。要知道一個好的情緒,不僅能夠幫助人們緩解一些疾病的疼痛,還能延緩衰老。平時在家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多與孩子一起做共同的事,聊天、做飯、娛樂玩耍,對於疫情的變化保持平常心,讓自己和家人儘量開心度過每一天。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3歲看大7歲看老”,3-7歲孩子哪個性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