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團隊精神和社交能力,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對於成長中的幼少兒來說,如果能從小就打好他們這些方面的基礎,那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髮展無疑是極為有力的。

但在疫情之下,小來認為,相比較團隊精神和社交能力,父母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一個人獨處,做到即使一個人獨處在小小的空間環境中,也能夠做好自己!

01、剛走進2020

新冠病毒就如火燎原,為了抗“疫”,全國啟動一級防護,為了自保,我們不得不“宅”在家裡過年。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焦心的春節,也是最平淡,最無聊的春節。宅在家一天兩天還好,可是這一個多月的密閉獨處下來,別說孩子了,大人也都受不了。

很多人會把獨處認為是孤僻的象徵,但是心理學家認為:

積極的獨處不僅能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並有益於心理健康。

叔本華也在《獨處的藝術》中反覆告訴我們:獨處是一種更為深刻的自我成長。

善於獨處的孩子,不會在無聊中失去目標,他們會不斷鍛鍊自己的意志,突破自己的極限,在孤獨中成功突圍。

因此,想要看出一個孩子有多優秀,就要看他如何處理一個人的時光。

善於獨處,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

02、有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簡而言之,就是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聽起來,好像太過於偏激,但其實不無道理。

曾經有100位科學家通過實踐發現:如果能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沉澱下來做做深呼吸和冥想,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哥哥經營一家淘寶店鋪,他曾經經歷了三次重大危機,但都化險為夷,弟弟就問哥哥:你是怎麼讓公司轉危為安的?

哥哥笑著說:自己單獨呆會兒。

只有在獨處時,哥哥才能將腦海中的亂麻一個個梳理清晰,就像拆毛線一樣,一條條捋順,深思自查,最終捕捉到最有用的靈感,處理當下的危機。

這是一種平靜的智慧,因為獨處思考之後得到的處理方式,勝過一切衝動選擇。

03、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處能力呢?

1、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給足孩子安全感

如果孩子常常遭遇情感忽視,需求總是得不到迴應,孩子在獨處時,就無法安撫自己的內心。

他們很容易空虛、惶恐、孤獨,始終需要依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在孩子獨處時,不要一刀切地不管不顧,給予孩子適當的迴應和互動,讓孩子擁有一個平和穩定的內心,這是孩子學習獨處的前提。

2、為孩子創造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害怕孩子荒廢光陰,害怕孩子無聊,害怕孩子“作妖”。

於是,費勁心力地幫孩子安排學習計劃,學習內容,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永遠處於熱鬧之中,就很容易被繁華和熱鬧帶著跑。

父母總是不斷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永遠學不會專注。

因此,為孩子創造一些獨處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不被打擾監督的環境裡,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一點點適應獨處的時間,學會享受獨處,就擁有了獨處的能力。

3、當孩子獨處時,請別打擾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孩子是需要獨處時間的,當孩子學習獨處時,孩子就是自己時間、空間的主人。

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探索,而不是在大人的幫助和指導下玩耍。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少不了獨處的力量。

讓孩子學會與自己相處,讓孩子學會心無旁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提升自己的認知,才能在獨處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疫情之下,正是展現獨處力量的大好時機。

讓孩子學會獨處,默默努力,待山花爛漫之時,收穫更優秀的自己。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孩子加油!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成為媽媽後,我用了很久學習愛上我的孩子|生育是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