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中國式家庭中,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常常聽到有父母說“你看誰誰家的孩子”,“你連學習都學不好,還能做什麼?”,“我怎麼能生出你這樣的孩子”等等。這些語句我們簡直再熟悉不過,幾乎每一個成長起來的小孩兒,都有被這樣的語句深深的擊傷過。而我身邊的朋友小林,就是這樣萬千父母中的其中一位。

小林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平時乖巧可愛,成績也很不錯。看起來讓人豔羨的家庭,突然在某一天孩子竟然離家出走了。我看到小林發的訊息後大為震驚,心底直呼不可能。直到親自見到寶貝,我才明白,一個乖巧的孩子是為何突然逆反的。我親自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孩子怯怯懦懦,直到聊到她感興趣的話題才鬆口。原來是因為小林在家庭聚會上,當著所有長輩家人的面數落自己家孩子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還表揚親戚家的孩子是如此的優秀。就這樣,在廣眾之下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才讓孩子一氣之下有了逆反離家出走的想法。

現實生活中像小林這樣一邊貶低自己的孩子,一邊還讚揚別人家的孩子的現象絕不少見,這只是芸芸現象裡其中的一點而已,而這類現象也都指明了“貶低式教育”的絕不可取之處。

到底什麼是“貶低式教育”?它會造成什麼影響?

貶低式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打壓式的教育方式。以一個大人的地位去打壓無反駁之力的孩子自尊心的行為。若孩子長期成長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大概率孩子會出現自卑感強,心裡壓抑不會表達自己,內向自閉等不良現象。

楊紅櫻寫的兒童小說《女生日記》中就有這樣一段故事,主人公冉冬陽在下雨天去給在公司的媽媽送雨傘,在電梯裡碰到了跟自己一樣給媽媽送雨傘的小女孩兒,東陽很開朗一直在跟女孩說話,但是小女孩很靦腆都是微笑相對。東陽和小女孩一起進了辦公室,東陽的媽媽一臉意外和驚喜,表揚女兒真棒,而另一個同事,卻完全不把女兒的心意放在眼裡,直說“送什麼雨傘,考試題都會了嗎!”,小女孩眼眶裡淚水打轉媽媽也完全無視,絲毫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

兩個家庭的如此鮮明的對比,這也體現了為什麼東陽性格活潑健談,而小女孩卻害羞靦腆的性格特徵。“貶低式教育”是對孩子心靈的打壓,扼殺孩子的性格,不同的家庭教育,會塑造兩種不同性格的孩子,甚至為他們打造出不同的人生軌跡。

為什麼孩子會承受不住“貶低式教育”?

魯迅曾經說過,“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如此犀利的話語一語點醒我們,我們只看孩子小,可也忘了,他也是個獨立的人,也有作為人的一切品質和尊嚴,也需要同等的對待。

第一,兒童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

在“貶低式教育”中,最常見的有惡語相加,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小,他能懂什麼,對他說過的話,動過的手,等他長大也就懂了甚至忘了。而事實是,孩子的幼齡時期,周圍的環境和語言,最能影響他的發育和性格。

洛克的《教育漫畫》曾說過“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尊重與羞辱對於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刺激。如果您能使兒童愛好名譽,懼怕羞辱,你就是他們具備一個真正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會永遠發生作用。

有多少中國式家長,不但在外人面前沒有維護好孩子的尊嚴和名譽,還自己親手抹殺掉孩子的自尊。家長無視孩子的年紀,不站在同等的角度和地位去責罵孩子,以為孩子可以吸收,其實孩子根本就承受不住,只能變成在成長路上留在心理的一個個刀疤烙印。

第二,孩子沒有與大人同等的反擊能力,只能獨自承受

兩個大人如果起了摩擦,是有同等的地位去互相駁論的,而孩子沒有。孩子明顯處於劣勢地位,唯我獨尊的大人強壓把思想灌輸給孩子,而不能反擊的孩子只能默默承受。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攻擊類和退縮型這兩種極端的性格特徵。

在長年的語句打壓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變得畏畏縮縮,覺得自己一個人承擔不行,喪失了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而另一種,則完全相反,他們會易爆易怒,性格十分敏感,變得不容易控制。這些都是大人自小對孩子的“貶低”帶來的惡果。

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家長?

陶行知曾說過,“六歲以前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啊!所認要培養小學生,先須培養幼稚生,更須培養嬰兒,即須培養嬰兒的母親,那才是根本的辦法。”要想培養教育孩子,首當其中就是要求自己,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

第一,取消貶低,代替為鼓勵。

每一個孩子都有失敗挫折和心情低谷的時期,這跟大人一樣,而我們面對困境,不會需要的是旁人的惡語相加和一味苛責,而最需要的是,溫暖和鼓勵。把貶低替換成鼓勵,可以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再次取得進步。

第二,尊重孩子,耐心溝通。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與大人同等的人格地位,一樣需要受到人的尊重。在發言和行動上,要學會顧及孩子的感受,這些,不止應用於大人的職場,一樣應用於家庭教育之中。每一個家長也應該培養自己的耐心,孩子有時確實調皮難免引起大人的煩躁和焦慮,我們也應該平緩自己的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一個正確的引導。這也是一個成熟的父母應該去做到的。

第三,維護孩子的名譽。

千萬不要像開頭我的朋友小林一樣,在公共場合去貶低自己的孩子,在眾人面前汙染了孩子的名譽。很多大人以為在眾目睽睽之下訓斥孩子的不好行為,能夠讓他們長教訓,教訓可能是有了,但是孩子的自尊心和名譽也被擊垮了,幾歲的孩子也知道什麼是丟人,這讓孩子也抬不起頭來。名譽是大人視為珍寶維護的,也是孩子十分寶貴的東西。維護孩子的名譽,是每一個父母應該做的。

布貝爾曾經說過“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是品格教育”,而“貶低式教育”強烈的傷害了一個孩子應有的健康良好品格,我們理應取締,用更好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健康的成長。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咳嗽咳個不停,爸媽就懵逼了?醫生:聽懂咳嗽聲音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