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為什麼今天會想說這個話題,緣於上週門診的一個三歲小患者。

他的媽媽告訴我:大概三個月前,發現孩子總是不斷擠眉弄眼,接著頻率越來越高,她反覆糾正孩子也沒用,感覺不對勁,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抽動症

什麼是抽動症?抽動症會有什麼表現?

來科普一下吧

抽動症會表現為不自主的、突發的、快速重複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

抽動症狀會先從面、頸部開始,逐漸向下蔓延,抽動的部位和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眨眼、斜視、撅嘴、搖頭、聳肩、縮頸、伸臂、甩臂、挺胸、彎腰、旋轉軀體等。

發聲性抽動則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可逐漸轉變為刻板式咒罵、陳述汙穢詞語等。

我相信,通過上面這段科普文字,我們很難感知到什麼是抽動症

所以我再講個三年前,我遇見過的一個抽動症家庭吧

當時這個孩子已經快初三了,學習一直很優秀,父母也是高知,爸爸原先還開了一個規模挺大的公司

我接診這個孩子時,他已經開始喉嚨裡不斷髮出尖叫聲了

這種尖叫餘音繞樑,它就像在你喉嚨裡裝了一個沒有控制鍵的哨子,它會時隨時隨地從喉嚨裡冒出來

一邊叫還一邊暴粗口,一邊罵人

當時這個孩子已經是半退學的狀態了

他已經被勸退了

因為在課堂上,他會隨時隨地控制不住地尖叫,罵人,已經嚴重影響到其它同學上課了

隨著他退學後,他的爸爸只能把自己經營多年的公司關門,開始一心一意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到處奔走就醫

我曾經跟這個孩子深入聊過,他自己內心也很痛苦,很鬱悶,很焦慮,因為他主觀上是不想發出尖叫的,也不想罵人的

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

後來通過一段時間中藥調理後,他回學校繼續讀書過,可以由於干預已經比較晚了,整個症狀控制有限,沒多久後又反覆了

我記得最後一次見到這孩子時,是他媽媽帶他來看病的,這時候孩子已經出現一些暴力傾向,會打媽媽了

所以,抽動症的危害真的很大

第一,這個病對孩子自身來說,打擊是很大的,他在學校裡,甚至體育課上,動不動就發病了,形象很不好

第二,會造成心理的障礙,那個孩子自己也知道尖叫不好,但他控制不住,這就會直接誘發他的焦慮情緒,如果控制不好病情,尤其成年以後,就很容易形成一個反社會人格

第三,對家庭的影響也很大,家裡有這麼一個孩子,父母的壓力會很大很大,為什麼最後一次是孩子母親陪同,因為孩子的爸爸在住院,在長期的壓力下,他的爸爸也病倒了

當然,中醫裡是沒有抽動症這個名詞的

還是從症狀出發

皺鼻子——動

眨眼睛——動

抽嘴角——動

喉中發怪聲(喉中肌肉痙攣)——動

。。。。。

動是什麼?風主動

在中醫裡,此病內風+外風共同致病

內風是撒?

很多孩子身體還沒長全,腎陰不足,脾常不足,但又肝常有餘,這就容易肝陽上亢,最簡單的肝風內動

外風是撒?

就是那種平時一陣陰風襲來,那種外感風邪,風邪會夾熱,夾寒,夾溼襲擊肌表

當外風觸動內風,就會導致發病

但這個抽動症往往容易在6~12歲之間發病

回到本文開頭話題

我很少遇見三歲左右抽動的孩子,於是我就問媽媽,孩子最近的生活起居如何

這個媽媽說了很多,她說,孩子出生後,她開始全心全意帶孩子,網上都說要帶孩子多見見世面好,所以從孩子2歲開始啊,她就一直喜歡帶孩子出去旅遊。就2019年一年裡,短途的不算,比較長途需要做飛機的至少有四次,像新加坡,泰國啊,最近的一次是海南。另外媽媽告訴我,孩子跟爸爸單獨去了海南,住的是豪華的六星*吉酒店,寶寶當時還跟爸爸說,走廊裡看到有鬼,爸爸以為他胡說,可能在海南還玩了很多比較刺激的專案,比如很高的地方滑下來,從海南迴來後,她開始發現孩子出現抽動了

這時候我突然明白了

一年四次長途旅行,坐飛機,換酒店,倒時差,吃的不定時,睡的不安穩,舟車勞頓。。。。。。

這一切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件挺勞神折騰的事,更何況是一個3歲多的孩子呢?

2-3歲多的孩子正常應該在幹什麼?

大門不出二門不入

太陽晒屁股了起床,每日三餐按時吃飯,不定時還要喝奶,太陽到頭頂了就午睡,太陽下山了就差不多上床了,晴天無風時出去活動一下,晒晒太陽

而這個孩子呢,過去一年基本都在外飄著

小孩子本來就肌膚薄弱,腠理疏鬆,最容易外感風邪,如果侵襲在肌表,最多一場感冒,邪祛了也就祛了

但如果風入裡了呢、、、、“風”夾溼,夾寒,夾熱,入裡化熱引觸痰熱,內擾孩子心神,引觸肝陽,風陽鼓動直接引發抽動

這種以前農村裡,用土話說,就是孩子還沒長全,外面髒東西多,容易讓孩子沾上

其實從現在醫學看來,也並無二致

一個才2、3歲的孩子,真沒必要行萬里路,真沒必要強刺激他的感官

因為他的感官根本沒長好

一個孩子三歲左右,才具備初步的與外界互動的基礎

才2歲,就急急忙忙帶他衝向外面的花花世界,真的是在拔苗助長

還有不是一定要培養每個孩子都勇敢的,小兒腎氣未充,膽子小是正常的現象,不要刻意做一些驚險的活動來培養孩子的“膽量”,反而讓他受到驚嚇,誘導發病

帶來的惡果

真的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最後,我想對每個爸爸媽媽,或者未來會成為爸爸媽媽的說一句

孩子未來的路真的很長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才是正確的成長

有時候欲速不達,過猶不及,反而害了孩子

最新評論
  • 1 #

    帶孩子八歲時去新加坡玩完一個專案後,就發現孩子排隊時擠哏,回家後不敢獨自睡覺。後來發現得輕微的抽動症。好在現慢慢好了,但一緊張,就會擠眼,咳咳!所以,勸告家長,不要帶孩子去玩刺激的專案。

  • 2 #

    好文章。對抽動症分析到位。只是,抽動症會因腦外傷形成,也可因過度運動形成。並會遺傳。只是會突然痊癒。我就是個例子。22歲前重度抽動,約28歲後然痊癒。讀小學時同學抽引體向上用的鐵棒,砸下來打在我頭上,昏倒。之後也沒吃藥,老師也沒告訴家長,我也沒說。默默頭痛好長時間就抽動了。當時70年代,缺吃少穿,營養不良。可能都有關係。

  • 3 #

    這個孩子嚇著了!你們不信!可這是事實!

  • 4 #

    不就是中邪了嗎?說的這麼複雜,玄學上的事非要扯上醫學。

  • 5 #

    小時候就把風景名勝都走遍了,成年了你讓我去哪兒遊玩?

  • 6 #

    帶孩子旅行和這個沒有關係吧!平時看電視看平板耍手機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 7 #

    除去晉升。他們真是優秀員工!

  • 8 #

    抽動症又名小兒穢語症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學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