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樂器學習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學樂器,那麼懂得這些教育方式,或許能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考級不是目的,培養學習主動性才是目的

曾經有一個孩子,一直在父母的高壓下學琴,小學就考完鋼琴10級,但從此以後,卻幾乎再也不碰琴。因為最早她的父母安排她學鋼琴的理由,就是考10級,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總是用“考過10級就輕鬆了”的理由促使她堅持。

於是,等她考完了10級,突然就沒有前進的方向了,自然而然就放棄了學習。

所以各位媽媽爸爸,在讓寶貝學習樂器之前,你要先想清楚目的,在鼓勵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明確目的:比起考級,培養他對音樂的愛好,使他能夠不斷主動堅持下去,這才是學習的目的。

當然,這不是唯一正確的目標。也有很多孩子,是從小就已經準備走專業路線,這也是一種目標,但究其核心,都是四個字——學會堅持。

要知道,目標這個東西,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只有適合或者不適合。

但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真的會幫助家長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找到方向,不容易在過程中迷失在焦慮的情緒中。

如何平衡開心與辛苦

其實學樂器和別的學習差不多,都是講究先苦後甜:當你通過努力取得了成就,自然就會快樂。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培養孩子初始的興趣?這一點需要家長深思,也需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壓迫得太緊。

所以,讓孩子以玩遊戲的方式接觸音樂,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隨著科技發展,現在的音樂學習,往往都是採取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學,比如我們羅蘭的趣味水果電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很多孩子一開始只是把它當作遊戲玩,但隨著後來的深入,卻慢慢和音樂結緣,變得越來越專業,不得不說,這離不開趣味性的引導。

比賽很重要嗎?

重要,學音樂,一定要參加比賽,但是比賽的目的不是拿獎,而是把這當作你學習的階段性成果檢驗。

同時,你還會學習如何保證心態平衡,如何克服緊張心態,如何應對比賽失利的失落感……這些,對孩子未來成長的幫助都很大。

當然,你還能額外收穫證書獎狀,或許這就能成為你未來入讀名校的一塊敲門磚。

不過,現在的有些琴童對音樂缺乏健康的理解和認知,目的性特別強。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功利心影響到孩子。

我希望琴童們對待音樂、對待藝術、對待美是虔誠的。用一種種虔誠的心態去學習,通過音樂除了能收穫一份美的享受,還能獲得一種看待世界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言傳身教比強迫更有效

站在高處發號施令永遠是簡單的。有同理心真的去了解孩子,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則更容易收到好的結果。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薰陶。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而這裡面重中之重的,其實不是父母的職業,而是父母到底有沒有用心去為孩子創造一個熱愛學習的氛圍,把這種好習慣刻到日常生活中去,刻到骨子裡去。

怎麼挑選老師?別老換,先磨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選擇老師要非常慎重、認真的挑選,一旦定下來學習就必須給予老師足夠的信任和足夠的時間來磨合。

無論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和習慣,都是需要花心思細細學習沉澱的。不能說老師帶孩子比賽,孩子輸掉了比賽就把所有責任怪在老師身上,成長之路從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歷失敗及時彌補,才能見彩虹。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智力發育6個關鍵階段,錯過真的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