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孩學琴,什麼最重要?學琴年紀?老師高階?長時間練琴?

不!其實,家長的態度最重要!毫不誇張地說,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學琴路上是“母慈子孝”還是“雞飛狗跳”。

大多數家長不敢輕易讓小孩學琴,不僅因為學琴是一場很枯燥、很漫長、很昂貴的修行,更重要是因為身邊有有太多失敗的例子,花了幾萬塊錢鋼琴買回家,幾天新鮮期過去後,每天練琴都變成一場災難,孩子鬼哭狼嚎,大人血壓暴表,往往撐了一段時間,花了一大筆錢之後,撐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放棄。其實,在練琴過程中,如果家長的態度沒有調整好,則註定了學琴路必然步步維艱,態度對了,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一、既然決定了要走這條路,就要認真對待,周全考慮,不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不少家長還沒有開始學琴就覺得小孩十有八九沒法堅持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某天頭腦一熱,找了個老師,輕率地就開始了學琴之路。這樣的例子大有人在,最後的結果也出奇地相似。

這裡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到小孩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意願,也沒有對學琴道路的艱辛做了充足的思想準備。有些人是沒多久發現小孩根本就沒辦法靜下來練琴一個鐘頭;有些人發現老師不太適合自己小孩;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有那個耐心和時間去陪練;有些人覺得學琴後續花費太大,太燒錢。

樂媽想說,這件事情當中,從一開始家長的態度就決定了最後的結局。

學琴本來就是一件很嚴肅很慎重的事情,一旦開始就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家長們算一算帳,一臺鋼琴稍微過得去最起碼三兩萬,一節鋼琴課少說200,一年大概1萬塊費用,學琴沒有十年八年根本出不了什麼結果,還要平時調琴、保養琴、考級、老師還會組織各種演出比賽,加上來回接送各種花費,少說,這個興趣沒有十五萬以上的預算,試都不用試了,還是讓小孩擁有一個快樂童年吧。

決定讓小孩學琴的家長,也就是有這個預算的家長,十幾萬的事情,並且已經做好了打長期戰的家長,肯定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從一開始,就得好好考慮各方面因素,包括小孩什麼時候學琴,找什麼老師,每天什麼時候練琴。

關於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學琴,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因個人而異,鋼琴老師的建議是幼兒園大概中班、大班。

樂媽的建議是,除了要考慮年齡的因素,還得考慮心理上的因素。就是說,小孩的身體發育已經具備了學琴的基本條件,但是還得看他心理上是否能夠接受這件事情,比如他是否能夠接受每天至少半小時的練琴時間。

我們家樂姐兒上大班的時候我就跟她聊鋼琴的事情,誠實地告訴她,練琴是一件很枯燥而且很辛苦的事情,每天需要練至少半個小時,但是堅持下來又是一件很厲害很自豪的事情,並且表示樂媽很喜歡,可是以前沒有這個條件,現在有條件,想讓她學。那個時候,樂姐兒明確告訴我,她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到每天練琴。我也沒有強迫她,這件事情就先不提了。在接下來一年中,有機會就讓她看鋼琴演奏,經過琴行帶她進去看一看,讓她看其他小朋友練琴,她逐漸認同鋼琴,開始對鋼琴感興趣。等到大大班的時候再次討論這個問題,她就告訴我說,班裡很多小朋友學琴,她想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堅持練琴,以後成為很厲害的小朋友。

於是,樂媽我就開始跟周圍同事朋友取經,打聽選擇老師進行試課,最後選定一個老師,因為這個老師個人水平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在對付小孩很有一套,很適合小朋友打基礎。

二、鋼琴一定要購買,砸了錢斷了自己後路,才能夠咬牙堅持。

有些家長覺得買琴太貴,萬一學不成太浪費了,那就先租吧,平時去琴行練就好,一個小時才20塊錢,到時候學不下來也不至於浪費太多錢。結果就是,小孩子一段時間新鮮期過去了,開始鬧彆扭不肯練琴,然後也確實有各種客觀原因導致無法去琴行練琴,可能今天作業太多了,可能明天有客人來,可能後天有點小感冒。。。練琴變成三天打魚五天晒網的事情,隨著難度增加,練習不夠,越學越難,小孩的抵抗情緒越來越嚴重,上了小學或者升上高年級,學業越來越緊張,情況更突出,家長可能就會覺得,哎,反正也真沒有學得多好,算了吧,看來小孩確實不是這個料,還好也沒有投入多少錢,還是及時止損吧,從此無琴一身輕,從此過上“母慈子孝”的日子,然後就會給身邊的人忠告,別學琴了,堅持不了的,別浪費錢了。

其實,既然決定學琴,15萬的預算都留出來了,就別省這個鋼琴的錢了,咬緊牙買下來。家裡有琴,每天練琴半個小時就真的是半個小時,去琴行練琴半個小時,前後時間加起來一般都超過一個小時,小孩每天學習任務那麼重,根本耗不起這半個小時時間。而且,每次想放棄的時候,想到白花花的銀兩,自然就使出洪荒之力堅持下來了,因為,練琴考驗的更多是家長,而不是小孩。

三、練琴真的很辛苦,小孩需要一個戰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監督者。

自己沒有學過琴的家長根本就沒有辦法想象學琴有多枯燥有多辛苦,每天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反反覆覆來來回回那幾個鍵,不停敲打,在你責備小孩不集中精神不認真的時候,不妨自己試著去練一個小時,你就會發現,小孩子那個狀態真的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練琴路上真的太孤單太不容易了。

樂媽建議,一是初學的時候,家長跟著孩子一起學。因為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老師講一遍根本無法理解,記不住,就算練習了,回課彈不好,不通過可能會遭受老師批評,導致對學琴越來越沒興趣,越來越牴觸。家長一起學,回家可以輔導小孩練習,效果會好很多,逐漸建立小孩的自信,慢慢會越來越有成就感,就更能容易堅持。二是在小孩狀態不好的時候,適當“放水”,平時以鼓勵為主,少批評呵斥。但是一定要堅持每日練琴,可以少練一會,但是沒有天大的理由不能不練。樂姐兒唯一一次沒有練琴是因為發高燒,又在奶奶家,家裡沒琴,確實不適合出門。三是讓小孩知道家長跟他同在,他並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家長要試著理解琴童的不容易,特別是當他狀態不好還堅持練琴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表揚他的堅持和努力,要坐在他旁邊,欣賞他的演出,練完之後,給他一個擁抱和親吻,告訴他,你很為他自豪!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兩歲的寶寶智商不高?專家的研究顛覆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