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的學棋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根據弈鹿的觀察,大致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見鍾情

每個孩子對於新事物都是充滿好奇的,剛剛接觸圍棋的孩子,對探索黑白世界充滿了興趣。對於他們來講,圍棋就像一個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一黑一白,依次落子,氣盡提子,空多者勝。四歲的小朋友,聽老師講上幾分鐘,馬上就能明白圍棋的基本規則,可以有模有樣地開始下棋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圍棋幾乎是一見鍾情,興趣新鮮期可以保持在半年左右,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孩子棋力可以達到15級左右,還處於下吃子棋的階段。

第二階段:望而卻步

孩子對新事物的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學習的深入,從吃子棋過渡到圍空棋,圍棋複雜的變化開始讓一些孩子打退堂鼓了。由於“空”的概念和“吃子”相比更加抽象和模糊,之前學的吃子技巧很快就支撐不起他們在大棋盤上的搏殺,對圍棋的興趣也開始下降。一旦課堂上孩子坐不住了,課後回家不再那麼用功地學習(下棋和做題)了,和同學下棋的時候也會輸多贏少,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孩子對圍棋開始望而卻步。這個階段孩子的棋力在15級到5級之間,大部分放棄圍棋的孩子都是在這一階段放棄的。

第三階段:百折不撓

當孩子的興趣減退時,家長的作用就至關重要了。如果孩子不想學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了,那麼之前投入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如果意識到孩子只是暫時興趣有所衰減,家長則應該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家長的鼓勵與堅持,將使得孩子更上一層樓;家長如果也輕易放棄了,之後還如何教育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相信圍棋的教育作用的家長,會監督孩子去上每一節課,鼓勵他繼續學下去。孩子開始可能會有些不情願,但一旦孩子度過了興趣的倦怠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就會對圍棋爆發出新一輪的強烈的興趣。熬過這個階段,孩子可以達到接近業餘1段左右的棋力。

第四階段:比翼雙飛

經過一年半到兩年左右時間的學習,圍棋已經成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週不下幾盤棋,好像這周就少了點什麼。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再需要家長老師監督了,孩子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並參加各類圍棋比賽。孩子下棋時,可以端坐一兩個小時而不被外界干擾,可以專注於棋盤上的戰鬥而不聞外界的任何聲響。到達這個階段,孩子的專注能力得到極大加強,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都得到鍛鍊,心理素質也得到提高。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更加沉穩而不浮躁。這是一個收穫的階段,孩子對圍棋的興趣日益濃厚,棋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快速增長,興趣和棋力比翼雙飛,圍棋從興趣發展為一項特長。這個階段的孩子棋力普遍在業餘1段以上。

第五階段:相伴終生

能達到這個階段,孩子已經具備了業餘3段以上的水平,這時孩子在圍棋的道路上已經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和挫折打擊,心智更加成熟,早已明白“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遇事能夠冷靜思考,也能在失敗中總結經驗。這個階段,孩子已經能夠獨自去探索圍棋世界,可以不去輔導機構學習了。但孩子常常會纏著父母繼續學下去,因為圍棋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大愛好。隨著孩子棋力的提高,圍棋真正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從中學到的棋理棋道將成為孩子終生的財富。許多下棋多年的業餘愛好者,依然樂此不疲地鑽研圍棋。著名作家金庸先生認為圍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訓,得心悟,得天壽。他把對圍棋的酷愛融入武俠小說中,從《書劍恩仇錄》到《天龍八部》到《笑傲江湖》,圍棋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總之,學習圍棋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旅程。以學到1段為例,學得快也要一年以上,平均時間應該是兩到三年。在這段旅程中,家長和孩子可能都會遭遇挫折,受到考驗,但只要堅持下去,這一定會是一段收穫和成長的旅程。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超年輕奶爸火了,被認為是哥哥,寶媽哭笑不得:這是我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