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她兒子樂樂。

前些天,樂樂在廣場認識了兩個小夥伴,朋友也沒在意,覺得小孩子多認識幾個小朋友挺好的。

直到樂樂出去玩不像從前那麼積極,還問她“我是矮土豆麼?”,她才發現不對。

幾經詢問朋友才知道,原來新認識的兩個小孩子總是給樂樂起外號嘲笑他。

對此,朋友很氣憤但又很慶幸,她在意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否則長期被嘲笑,樂樂很有可能因此變成孤僻自卑。

聽完朋友的話,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新聞。

一幼兒園的家長們發現孩子衣服上經常出現斑點和褪色的情況,疑似被腐蝕過。

後來,家長們經過詢問得知,孩子所說的臭水,是用強力消毒粉兌水而成,為孩子們進行消毒泡手的。

我們都知道,消毒粉作為漂白產品,雖然有消毒的作用,但會刺激面板,孩子面板嬌嫩不能長期接觸。

如果不是家長仔細,將孩子的話放在心上,很難想象長期下去孩子的健康會受到何種影響。

可見,認真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有多麼重要。

正視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的現狀,父母才能對症下藥,及時發現解決孩子的困惑與問題。

你的忽視可能讓孩子多受傷害

去年,一名年僅5歲的女孩被醫院診斷出“外陰陰道炎”,此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女孩的媽媽王女士在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孩子比平時要抗拒,經過再三詢問,女兒才說出了實情。

原來在託管班有小男孩把她的褲子脫下來,用手在底下亂摸了。

王女士了解情況後,立刻帶孩子去了醫院。

然而,結果遠比想象的更嚴重,王女士這才驚覺孩子在學校應該被欺負很長時間了!

很多人會疑惑,女孩如此被人欺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家長?

其實,女孩之前曾向王女士表示過,自己被男生欺負了,不過王女士以為是孩子間的打鬧並沒有上心,直接忽略了!

可憐的女孩,看媽媽沒有重視,就一直忍著被人欺負沒有再提。

如果王女士可以重視孩子的話,第一時間教她保護自己的方法,那結果一定不會這麼嚴重。

阿黛爾·法伯說:如果家長能真正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產生共情。

孩子是十分敏感的,一旦他發現你的不重視,他對你就會失去信任,將委屈和不滿埋藏在心裡,很難再開口。

正視孩子的聲音,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更是避免孩子受到傷害最好的途徑。

在孩子說話時,父母要做一個好聽眾,鼓勵孩子說說他們自己。

不隨意打斷孩子的話語,也不要表露出不耐煩或敷衍的神情,讓孩子安心的將話說完。

正視孩子的話,才能解決問題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小泡芙在毫無防備被嗯哼親臉臉了。

當爸爸劉畊巨集聽完小泡芙的訴說後,他並沒有大發雷霆去指責誰,而是抱著小泡芙先安慰道:“別人親你是因為喜歡你”。

然後再認真的告訴她:

“但是很多人都很喜歡你,都要親你,這樣爸爸會很吃醋也會很擔心,如果有人想要親你,你就告訴他,親你需要經過爸爸我的同意。”

耐心的傾聽,溫柔的解答,不僅安慰了小泡芙,還教給她解決辦法。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傾聽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愛是教育的基礎,父母通過孩子說的話去了解他的現狀和想法,不僅能夠對症下藥,也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去年,一位南寧女孩在電梯中先被陌生男子猥褻後又被帶出電梯,事情發生後,女孩告訴家裡人,卻沒有一個人在意。

直到20天后,女孩父親因車被刮,去調取監控,才發現此事進行報警。

20天,沒有一個人關注女孩,也沒有一個人去告訴她如果再遇到這個人該怎麼辦。

儘管父母發現後及時進行補救,但是女孩內心的傷痕卻是無法填補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說事情的時候,會覺得小題大做,認為事情不復雜因此便不放在心上,殊不知自以為是的忽略,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作家江南在《龍族》一書中寫道:大人不該覺得自己看透了孩子。

家長應該將自己的主觀想法放在一邊,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們的認知。

正因為孩子沒有家長的見識和思想,他們才會需要大人的幫助。

家長只有正視孩子說的話,積極傾聽,才有能力及時幫孩子解決問題。

傾聽是所有家長的必須課

孩子向父母訴說,是對父母的信任,所以學會傾聽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

我記得,有一次女兒和我說話的時候,原本高高興興的小臉,隨著我看手機次數的增多逐漸消失,到最後完全失去了和我聊天的興致。

我現在回想起她認真對我說“媽媽,我不和你說了,你看手機吧”的樣子,還覺得有些愧疚。

從那時我才知道,孩子在訴說時,非常需要我們給予她充滿儀式感的傾聽。

從那以後,每當女兒找我說話的時候,我都會第一時間放下手裡的事情,和她一起坐在沙發上,認真的聽她講話,觀察她說話的小情緒,等她說完後根據情況,給予她適當的意見。

很多家長在最後可能喜歡幫助孩子做決定,其實這樣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自己能做好的,我們只需稍加引導即可,如果是嚴重的問題,再由我們直接出面解決。

當然,在給予孩子幫助後,及時跟蹤孩子的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孩子真的將事情解決了,度過此事,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傾聽,從不是不是簡單的聽。

傾聽孩子的聲音,是對孩子負責,亦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正視孩子的聲音,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援和保護。

家長們,請拿出一點時間和耐心,認真聽孩子講話,用你真誠的態度,去了解孩子,為孩子撐起愛的天空。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抓手還是抓手腕?幾釐米竟決定孩子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