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毋庸置疑,答案是先學國畫、再學書法。 書法主要是收,國畫是釋放。

書法的特點是制約多,條條框框多,那麼就十分容易導致孩子過早的完全融入到一種規範之中,很容易對孩子產生兩點影響。

第一、 孩子的天性是直覺思維敏銳,定性尚沒有形成。充分發揮適合孩子這種本能的、靈性的直覺思維是我們做教育責任。

第二、 書法需要長期規範、長年積累才能夠小有成績,孩子學習單一而且枯燥。因-++此,在時間上很難堅持,並容易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有畏難情緒。

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講究筆墨神韻、空白布置和物體的“氣勢”,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如此以來,孩子自由的感知,通過筆墨的揮灑和釋放,直覺思維也可得到充分發揮。

臨風堂.書畫課程的精髓是心性蒙養 ——以書畫養性,以國學養正,這和技術教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臨風堂.書畫前面大半年課程,全部都是國學、國畫,當孩子們對學習國畫產生了興趣,又有了一定的筆墨感知。在逐漸的收納規範,順利過渡到書法的學習上,勢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放後收,先讓孩子自由地馳騁,大膽地去釋放,真正做到開合有度。千萬不要去顛倒,不要本末倒置。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eLife:一些父母把更多的基因突變傳給他們的孩子